有人喜欢画画,有人喜欢唱歌,而我,自小心里就住着一个妈妈,我喜欢做一个好妈妈,陪着宝宝长大。
所幸的是,先生的辛勤工作和努力付出,让我得以实现这个小小的心愿。所以宝宝到来的时候,既是意料之外,也是计划之中。当点宝还是一颗种子的时候,我便变成了别人口里的全职妈妈。
从这个时候开始,我就给你读故事,陪你听音乐,跟你说话。你用你的手脚回应我的声音,在黑暗里翻跟头,游泳。
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你终于来到了我的面前,我激动的不敢相信,我有了一个宝宝,我已经成功晋级为一名光荣的妈妈了。从此,啼哭,冲奶,换尿布,严重睡眠不足,成了我的日常。
尽管每天都很累,但是心是满足的,是骄傲的,是无所畏惧的。都说“女子本弱,为母则强”,真的不假。
我当时过了预产期却突然发烧了,虽然你没有动静,担心你缺氧,果断剖腹生产;因发烧咳嗽,担心传染给你,不敢接近你,结果你出生后最初两周都没有抱过你;月子里着了寒气,吃了四个月中药,担心母乳对你有影响,遂放弃了母乳喂养。
而在这之前,我是坚实的顺产拥护者,是忠实的母乳喂养拥护者,但是计划不如变化,为了你的健康,我只能选择了其他。
但是看到你吃饱后睁着圆溜溜的黑眼睛东看西看,就觉得再多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我不想错过你的每一个第一次,你第一次抬头,第一次翻身,第一次出牙,第一次说话,第一次走路,我都庆幸我在你身边,我都珍惜我可以这样静静的看着你,参与到你成长的每一个音符里来。
我知道,陪伴,并不是指我在你身边这样简单。而你,也这样要求我。你还不会翻身的时候,躺在那里手舞足蹈,咿呀学舌,都要看着我的脸,不允许我有半点不专心。有一次我因右侧睡久了换成了左侧,给你了后背,你不干了,“啊啊”的抗议了起来。我瞬间意识到,你对我的依恋比我对你的依恋更深刻。此后,我在每一次看你的时候,都是专心致志全神贯注的投入,我有半年多时间手机状态都处于半休眠期。
比起手机里的音乐,你更喜欢我为你读书。由于我幼时对课外书的渴望和当时读物的匮乏,比起其他妈咪,我更热衷于为你买书。绘本一套一套的买,翻翻书,洞洞书,有声挂图......尤其是第一套布书,你三四个月的时候,就拿着你的布书撕咬啃“读”,村里好多大小孩都对你的布书爱不释手。
每次我读书给你听的时候,你眨巴着眼睛,看着我,嘴巴里“咿呀咿呀”的,似乎在说,妈妈我也喜欢读书。你再大一点的时候,我就开始给你读一些简单的绘本,一般都是双音节词语,你常常盯着漂亮的画面半天都不动。等你会坐着玩耍的时候,你玩的最多的,还是你那些书,你拿出一本书,一遍一遍的让我给你念,“苹果,香蕉,菠萝,橘子......”“小汽车,出租车,自行车,警车......”
而你在玩玩具的时候,也要求我非常专心的和你一起玩,不能看手机,不能打电话,不能看书,只能和你一起玩。渐渐的,我非常享受和你一起游戏的时间,虽然你还不会说话,我却能明白你想要的任何东西,能知道你每次发脾气的原因,这可能就是母子连心吧。
我全心全意的陪着你,给你读书,给你念诗,给你唱儿歌,带你看乡下的各种能见到的动物,你也全没有辜负我的付出。这全部体现在你的开口说话中。
你一岁三个月后,走路走稳了,才开始开口说话。那时,邻居家和你一般大的宝宝都会走路好几个月,会喊爷爷奶奶很长时间了,你还是默默无闻。我想这就是量变引起质变最完美的诠释了吧。
你开口的第一句话居然是“马-蜂-”。
那是阳春三月的一个早晨,你睁开眼睛看到旁边没醒的我,照旧抱着我的头发玩起来,我醒来后想看看外面天气怎么样,正要伸手去拉窗帘,突然看到有一只大马蜂正趴在窗帘上,我故作镇静的对你说:“点点,藏到被子里去别出来,这里有一只大马蜂,妈妈要把它消灭了。”你非常顺从的钻进了被窝,拉起被子盖住整个身体,用手撑着脸上的被子,也非常镇静的等待着。我消灭了那只奄奄一息而不堪一击的马蜂,拿到你眼前说,点点来看大马蜂。你侧着头瞥了一眼那只马蜂,然后小嘴巴一张一合,非常清晰的发出了“马------蜂”两个音。虽然两个音节中间有四五秒钟的停顿,虽然听起来很吃力的样子,你还是很努力的模仿着我的发音,坚定的发出了无比正确的音节,没有一丁点儿含糊不清的杂音,我惊喜极了。
更令我吃惊的是后面,你居然又一次张开你的小嘴巴,再一次努力的发出了无比准确的“蜜------蜂”两个音节。只是眼睛里有些迷茫,似乎在说:“妈妈,这两个词怎么有点不一样呀?”
我高兴的抱着你,指着墙上的有声挂图上的蜜蜂说:“点点真厉害,都能从马蜂联想到蜜蜂了。”听到赞扬的话,你高兴的将你的小脑袋摇来摇去。
自此,在学说话的道路上,你进步神速,而且,在发音上,你更是要求精益求精,宁愿说得慢,也要说得准确。在同龄孩子中,甚至比你大一两岁的孩子中,你都是说话发音最准确的那个宝宝。听到别人对你的赞赏,你总是不好意思的蹦蹦跳跳跑开了。
然后,很自然而然的,我给你读过的书,给你念过的儿歌,念过的唐诗,你慢慢都能自己念出来了。有一次看到湖里的大白鹅,你自己就“吟起诗来”:“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你还会学以致用了,我不禁惊叹小孩子并不是机械的记忆,还有联想呀。孙瑞雪说儿童是吸收性心智,你给他提供什么样的精神环境,他就会吸收什么。你提供的多,他就会吸收的多。看来教养小孩子 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让我不禁感慨,陪伴你成长,是我做过的最正确的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