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里学哲学,唯物主义史学观强调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能动地反作用于物质。
当年学生的我也是把它奉为真理的。当时的我们听老师的话,涉世未深,也没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就只知道死记硬背,应付考试,学完拉倒。觉得太抽象了,乏味枯燥。
尤其是学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更是人云亦云,趋之若鹜!
不思考的学哲学这个人只会越学越傻吧!
对待思考,你宁可做个有自己认识和见解的人,即使观点是错误的也好过对老师的唯唯若若。因为没有错误的认知,你永远不能独立和成长。
所以对待哲学的学习,同学们要学我要有反骨、怀疑和批判精神。
好吧我就说说我大学的困惑。
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种观念是一个很好的反思研究课题。
中国的改革开放解放了生产力,国家是最大的受益者,其税赋依靠国家强权征得的财政收入取得空前巨大的规模。
现代化的市政发展、基础设施构筑,道路交通航空航天、信息产业建设、金融服务和全球经济总量产业结构一体化的发展投入等,气势磅礴,让美国人也足够吃惊、动容、侧目。
那么,我国的上层建筑就受中国的经济基础决定和控制吗?
我一直怀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哲学的一个伪命题。是当代人类为了追求物欲的满足而精心炮制的逻辑哲学谬论,也是一种唯生产力论。
社会可以选择某套经济体制方式变革发展,如计划经济、市场经济、计划市场结构优化经济等。但社会形态,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形态包括国家政体、民主、法制及文化变革却可以不同步于经济体制调整而体现其不同内涵。 上层建筑有某套自己的体系运行规律,它并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很想调整自己的步伐适合经济发展,但是具体变革起来,现实操控却曲折离奇,它并不遂人意。天知道它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会有怎样的政策戏剧效果?它们不应该是数学函数关系的单纯对应,可能有外遇的各种体系的叠加、渗透、综合,反映对经济发展的拉动或抑制。如《供给策论》。
经济基础不能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也不能一直牢牢掌控经济发展。它们可能会以各种关系出现,时而对立,时而统一,时而正应反馈,时而效率驱动,时而功能停滞,时而崩溃等各种状态。
所以谈到这一点,我以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思想僵化的二元论,它不是科学的哲学语言态度。
我们不凡假设某些可能如———
假设两个小的国家,都以旅游业为主,但它们的政体和国家制度却可以完全不同而体现各自的文明特点。而且当他们厌倦了旅游业,也可能发展其他产业。这是由人类的上层建筑来决定变革的。而非旅游业本身的经济基础来衍生。
就好比拿人来打比方也是一样的。
两个同一所大学毕业的同学,同样在一所大学从事教学工作,他们的价值成就可以不受经济基础决定,而由他们的行为价值观追求,决定他们的“上层建筑”。 作用在国家,也可以是这样的结果。 国家完全可以创造经济模型,如新农村建设,一带一路,亚投行等。
并不是所有的上层建筑,受经济基础控制和决定。 如打黑和反腐败。就是上层建筑对腐败的经济基础进行惩处和变革。
经济基础不能决定上层建筑只能是促进上层建筑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而不是全部。 所以你口中的这种线性的二元论在哲学上可能会是一种典型的伪命题。
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就会衍生出一切向钱看的反动观点。就会衍生流行出有钱能使鬼推磨的市侩哲学。
如某学者杜撰发明的,金字就是王字上别二块黄金,人有钱就能称王。经济决定上层建筑是千古不变的铁律。
有经济的支撑就能称王吗?
贪官污吏有钱吧?诸如徐才厚之流,李自成打了天下,牛金星却想着富贵中饱私囊。可是徐也富不了长久,不但称不了王,臭名昭著,还成了人民的公敌。谁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呢?我看这并不是千古铁律,要看什么样的上层建筑来决定经济方式的增长。
与人类正义和文明背道而驰的经济必将最终毁灭。如买官卖官经济,权力垄断经济,权色交易,阴阳合同,高利贷经济,传销经济,毒品经济,生态污染经济,造假经济等。中国传统文化告诉现代人,君子爱财 ,要取之有道啊!
所以促进经济发展是要靠上层建筑去推动和变革。经济发展有其自身一定的客观规律,但主要还是靠人类上层建筑的变革、发展和探索去带动。
人在社会上也是一样的。
一个人的阅历、思想、才华、社会物质财富资源的整合及打造优势人力资源团队和行业资本战略营运才是做大社会经济的核心。
财力是要靠人的智慧运营和控制,才能不断雄厚。换一个富二代来接替,他未必能守住祖业。富贵难续三代就是这个意思。
可见经济基础并不能决定上层建筑的地位。而上层建筑能改变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伪哲学观可以走下神坛了。
网友评论
从计划经济体制为主过渡到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发展了四十年,由于打破了计划的专制繁荣了市场,中国的社会生产力获得解放。一个有着十多亿宠大人口的中国社会由物质馈乏到即将挤入中等发达国家的队列,这归功于制度转换及时。获得了世界经济发展一体化现代科技革命浪潮的成果贯通、融汇。
可见变革和向世界开放、自我创新发展能力的重要性。
现在的中国到了改革开放的深水区,到了产业结构转型,产能优化配置、持续发展的瓶颈口,到了社会经济成果要求社会共享的资产阶级私有化袭断构筑的社会繁荣与代表公有制经济覆盖的中产阶级以下的人口资源利益的比例分配调整而凸显的政策乏力和不公,而使代表红色革命的社会上层建筑左右为难、进退维谷的政治架构平衡的分水岭时期。吏治问题、生态环境问题、民生工程、对外的经贸政策、反华势力对中国的围追堵劫等都检验着一个民族的智慧。
这些有的是靠良好的国家制度奠基运作,有的是靠综合国力威摄,有的是靠文化渗透,有的是靠军力对峙。上层建筑的壮丽发展不仅仅依赖经济基础也不惟是制度,它应该囊括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