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看了一集《奇葩说》,原本打算写一篇观后感,洗漱完毕,打开简书,之前评论了简书一篇热门文章《命运从未亏欠过你的努力》,大概是恰逢考研复试分数线公布,感同身受的人很多。看完几条留言,觉着将自己当初“考研失败-工作-二战-调剂”的心路历程写出来分享给大家,或许远比我原定的主题更有意义。
分享这段经历,并不是想告诉你,你要调剂或者不要调剂,而是希望从我的经历当中学会正视自己,直面自己的内心,不要受到家人、朋友、同学等人对你考研失败评价影响,生活是你自己的,你的选择决定了往后的三年你将过的是怎样的一种生活,这种生活无所谓对错,这是漫漫人生当中普通的三年,好与不好,经历过了,品尝过了研究生生活的各种酸甜和苦辣,就够了。
考研,这个沉重的字眼,承载了多少希望,又满载了多少失望。对于那些过了国家线但未上目标志愿的人来说,要不要调剂注定是一场艰辛的战争。这场战争充斥着抉择的煎熬,顺带夹带着落败后的不甘心、调剂的患得患失。即使调剂成功,笑,也是无奈的苦笑,有对命运的妥协、退让,对未来未知的恐惧,还有对研究生新生活的幻想。
五年前,在江西的一所二本院校,也就是2011年的大三下学期,徘徊纠结了很久,在听取了任课老师、心理老师、历届师兄姐和无数次对自己内心的拷问之后,做出了考研的决定。那时未满20岁的我,把考研还是直接就业看做天大的一件事情,仿佛选择其中任何一条路或者没有选择其中任何一条路都会让自己的人生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选错就注定要抱憾终身。那时候的自己是那么的单纯,那么的涉世未深,决定了就一往无前。
大学的前三年,我是老师、家人、同学眼中的优等生,五次一等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校优秀学生干部、校三好学生、学习标兵.....,无论是学习还是学生工作,除了国家奖学金,我把可以拿的奖都拿遍了。对于我做出考研的决定,大家深以为然,觉着我就是读研的料,自己也有着异于常人的自信,那时候的自己还信奉着“优秀是一种习惯”,“努力付出不一定有回报,但不努力就一定没有回报”类似的人生箴言。
将近一年每天12小时的复习,我成为2012年考研大军的一员。后来,时隔很久,我回想起这段不见天日的日子,在众人的殷切希望和自己自视甚高的自信当中,其实早潜藏着一丝的心虚和担忧。
这种心虚和担忧终于变成现实,得知成绩的那刻,感觉很复杂,有对自己的失望,失望当中又觉得有那么一丝的理所当然,又不知道该如何面对我满怀期望的亲友和师长。我想,当众人得知我落败的时候,一定是哗然的,只是自己表面上装作很镇定,内心却早已经兵荒马乱。
班级七个考研的同学,只有一个同学上了复试线,其他落败的有的选择继续备战江西公务员考试,有的则转向教师考试,而我,早就对这种别人看起来的“稳定”生活嗤之以鼻,在匆忙的校招当中,选择一家深圳的销售公司,踏上了一个月的实习之旅。是一种选择,也是一种解脱。
这一个月的销售实习生活以落跑作为结局,那时候觉得,自己还是很适合销售的,只是深圳这家公司的销售模式不是我喜欢的。四月回到学校之后,在写论文的同时也跑招聘会,那时候南昌大大小小的招聘会几乎都跑了个遍,仍然没有找到适合的工作。你永远也无法想象,作为江西的的省会城市,南昌大概在全国城市当中属于五六线的水平,二千多元的平均工资水平, 除了几家尚可的国企,找不出来几家像样的公司。在临近毕业之际,拿到了总部在广州的一家大型外贸B2B驻金华办事处的offer,虽然不是众人眼中最好的选择,但是是当时自己认为的最好的选择。带着太多的遗憾离开南昌,那时候觉得,大家都觉得为我可惜吧,毕竟,优秀生在毕业的时候不那么优秀。
在浙江工作了10个月,业绩不差,但也没好到哪里去,每天的工作就是拜访客户,谈合作,为了工作方便,自己买了一辆二手的女式摩托车,整日骑着车往返在市区与乡镇工业园之间,作为销售型的公司,看能力说话,自身的业绩有时候每个月能拿8000多,有时候4000多,但大部分没订单的日子,都拿着2500的保底工资,倒不是嫌钱少,只是一个人单打独斗的日子,太孤单,销售员大多各自做各自的业务,交流不多,这种一个人战斗的日子,在日复一日的工作当中,激情随之而逝。如今,我回想起当初在大马路上边骑摩托车,边睁着眼睛睡觉的日子,仍然不寒而栗,觉着自己命真大。
2013年4月,萌生了辞职的想法,总觉着这种生活也不是自己想要的,即使辞职以后,我也觉得这是一家不错的公司,很多跟我一样的同龄人通过一两年的工作买了车、每月拿着近万的工资,偶尔还能出国旅游。说不清什么感觉,总觉得精神上缺少了什么东西。在转岗无望之后,提交了辞呈,继而回到了南昌的学校准备二战。
幸好我本科院校考研氛围非常好,加之同届的有两人也辞职回来考研,三个女生倒也不孤单。在二战的时候,没有了往日的纷纷扰扰,自己的心也沉淀了下来,虽然不敢保证这次一定能成功,当初选择回来也是仗着自己年纪尚小,仍可折腾。拿着自己工作后的8000元积蓄,开始了长达半年的准备。
2014年2月,二战的成绩出来,除了数学没什么长进之外,总分比一战的时候高了三十多分,按照往年的经验,这个分数上目标院校华工也是处在边缘。果不其然,那年华工的复试线在往年的基础上又提高了几分,又落败了。
难堪、不甘、心里五味陈杂,又一次地名落孙山,那时候的想法只有一个,调剂,调剂。三月的一整个月,自己都在关注各大院校的调剂信息,为了让调剂更方便,我只身一人来到广州,在华工附近的城中村租了一个房子,随时了解华工的调剂信息。恰逢2014年华工管科专业人员不满,要调剂将近30人多,得知自己符合条件,就提交了资料。
在调剂的同时,自己也在网上投简历,计划着如果找到不错的工作,就放弃调剂,既然做过销售工作,自己又觉得不是特别适合,分析了自己的条件之后,把人力资源作为自己工作首选,多场面试下来,由于非科班出身,由没有相关工作经验,大部分的时候都被据之门外,倒是很多销售公司打电话过来,让我应聘,我婉言谢绝。
多次无果之后,我转而把大部分精力花在了调剂上面。一方面,觉着自己折腾了两三年,如果不去试一下,对自己而言,还是会遗憾,对家人而言,也没有任何交代。这种虚荣心一直在作祟,仿佛读了研,即使是调剂院校,也算给自己和亲友有个交代。
作为一个文科出身的女生,除了高数之外,考研数学都是自己自学而来,知道自己慧根不好,只好靠勤奋来弥补。对于考研专业,我至今想不明白我为什么会选择企业管理,大概因为我本科学的也是管理类专业,考研专业也只能往经管类这种跨度不大的专业靠,于是两次考研都是选择企业管理,偏偏这个专业在各大院校的经管院系都是热门专业,每年复试分数都居高不下,但自己还是抱着别人行我也行的想法报考,其实,从理性层面分析,自己对这个专业既不讨厌,也不喜欢,尚且过的去。
对于华工管科的调剂机会,自己始终有一种抵触的心理,虽然华工是我热爱的,但专业自己不行啊,喜不喜欢还是小事,关键是怕自己能力不行,考上了之后驾驭不了这个专业。在调剂复制当中,笔试面试的题目都答不出来,只有英语复试拿了个高分,自己能力是一回事,带着一丝抵触的心理也没能好好准备笔试,在当年参加管科复制的三十多个人当中,淘汰了两个人,其中一个就是我。
那时候也没有太多遗憾,觉着自己要调剂回企业管理的专业最好,于是把浙江和广东的院校当中有调剂机会的学校都打听了一遍,最后选择了广东的一所学校,正好面试完之后等待网上确认的过程当中,首都对外经贸大学也有调剂名额,想着山高路远,还是保守一点,选择了广州这家学校。面试完之后,一颗心总算安定了下来。
2016年的今天,我已经是一个研二的学生,即将面临开题,再过几个月,就开始准备校招毕业了。回首这一年半的研究生生活,发现,不过如此,当初心心念念,折腾几年要去体验的生活,真正置身其中,只不过是个屁啊。姑且不说是好是坏,只是毕业五年来经历让自己或多或少明白了一些道理,分享出来,让大家从我的经历当中得到一些感悟和借鉴,正视自己考研失败的事情,理性选择是否调剂:
一、如果你要调剂,记得
1.学校>导师>专业,
学校在这三者当中是最重要的,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会选择华工,即使专业不是我喜欢的;在学校无能为力的情况下,请记得一定擦亮眼睛找一位好导师,找导师千万不要去找这个导师下面的师兄姐问该导师是否值得跟随,因为,没有哪一位导师的学生会说自己导师不好,然后让自己导师招不到学生。
2.不要唯教授论。
40岁以上的副教授请不要考虑,因为这个年纪的副教授绝大部分都是90年代毕业的大学生直接高校任教,到了40岁还是副教授科研能力可见一斑。相反,40岁以下的年轻教师,无论是讲师还是副教授,一般都是博士毕业进高校,科研能力尚可,即使是讲师,能在如今这个社会进本科院校任教,背景都不错。
3.判断导师科研水平一定要上中国知网看看他发的期刊质量
一些导师很多都是一些C刊杂志,这种科研水平绝对不要期望你能学到什么,除非你想让导师放养,最可怕的一种导师,自身科研水平有限,无法指导学生,又压榨学生学论文帮助其评职称,如果遇上这种导师,三年痛不欲生。
4.在学校一般的情况下,请在研究生三年找到自己未来方向,切勿得过且过,浪费生命。
二、如果你纠结要不要调剂
1、请记得正视自己考研失败的事情。
勇敢面对问题,不要考虑别人会怎么想,大部分的时候别人不关心你是好还是坏,你的失败与否只是别人口中的谈资而已。
2、好好珍惜你的应届生身份。
趁还来得及,结合自身的需要,该考的公务员考试、银行考试赶紧去考,因为,非应届生以后就没有机会了。
3、不要太过看重读没读研究生对于你的意义。
很多人会由于自身经历的局限,在某个期间会认为某件事情对你非常重要,时过境迁之后,不管你有没有得到它,很多时候会发现,原本只是自己的执念而已。对于读研这件事情,工作之后仍然有机会,我有同学就是工作之后读在职研究生或者MBA,工作读研两不误。
4、工作其实也不错
如果你纠结一件事情,那大抵这件事情与其他事情重要性差不多,否则你就不会纠结,所以,选择一条路走下去,每条路都有每条路的风景。
5、如果有可能,对自己认识多一点
心理学上说,人都有真我和假我,假我是众人眼中期待我成为的那个样子,真我只有在一段亲密关系当中才能认识到。如果有可能,请尽量认清楚自己,多去尝试,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适合什么,原因就是因为尝试不够多,没有人能替你解决这个问题,各种测评不行,专家不行,只有你自己可以。如果你没有足够幸运,能够一开始就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适合什么,也请一定不要放弃认识自己的过程,虽然艰辛,但值得。
20岁毕业那年,跟暗恋的人表白,被拒绝。那时候,我就发誓,以后,不管我身在何方,我一定会回老家参加他的婚礼,因为他是我高中三年和大学四年青春的见证。
25岁那年,他终于要结婚了,新娘不是我,结婚的日期已返回广州,当初的誓言已经随风消散,五年后,觉得去不去一点都不觉得重要。
还是25岁那年,跟第一任男朋友分手,这个时候,我仍然发誓,以后,不管我身在何方,我一定会去重庆参加他的婚礼,因为他是我第一个真正爱过的男人。
不知道五年之后30岁的那个我,当有天得知他结婚的消息后,是义无反顾,还是一笑而过。
很多经验和道理在某个年龄阶段,你无法理解,也不懂得,即使有前辈谆谆教导,你仍然不相信,仍然要自己迎头而上,即使撞的头破血流,这些经验和道理唯有经过你的历练,方只真假。
不需要说服,也不要当做真理,只是一个25岁的过来人的唠嗑,无论何种抉择,对于你来说,都是正确的。
加油,少年!
愿生活如花般灿烂.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