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不要脸真的可以混的更好吗?
从小到大我们的教育都是教我们要脸面,我们遵从教育所传达的,相信教育的真理,可是为什么出社会后,在现实社会中如果要脸,会被人当做是不识时务的书呆子,冥顽不灵的傻孩子呢?
不要脸真的可以混的更好吗?
从历史上看,不要脸确实可以混的更好。例如社会青年朱棣对三好学生朱允炆发起的靖难之战一样,打着除奸臣,清君侧的口号,招兵买马,与天子朱允炆对抗,而天子朱允炆又偏偏在两军交战之际说了一句话“勿使朕背上杀叔之名。”就是这么一个免死金牌被朱棣当做进击的资本,在东昌之战惨败后仗着自己有防弹衣,打头阵侦察敌军阵型和队列情况,更加无视盛庸手下的火器和弓弩,大摇大摆地检阅了盛庸的军队,即使队列中的每个人对他报以愤怒的眼神和大声的责骂,他也依然从容不迫地完成了这次检阅任务。此后的战役中他还频繁使用这种不要脸当做是胜利的资本。
朱棣一次又一次发挥自己厚黑学的本领,不要脸的在多次战争中扭转乾坤,脸面对他来说不过是随时可以抛下,扔在地上狠踩的玩意。
如果他要脸,就不会请来江湖术士蛊惑民众,张信便不会听从母亲口中的“天机”去燕王府报信,然而所谓的“天机”不过是江湖术士不要脸的手段。如果他要脸,就不会公然上奏朝廷,宣称朝中有奸臣,摆出一副为皇帝杀奸臣义愤填膺的样子。如果他要脸,也许就和其他藩王的结局一样,直接被当今皇帝贬为庶民,甚至更糟。
也正因为了朱棣的不要脸,煽动了人心,蛊惑了群众,举起武器直捣皇城。不要脸的使用好侄儿赐的免死金牌一次次脱险。不要脸为朱棣换来的是大明江山,造反的名声是无从洗白了,但却也不失为一代明君。
不要脸是用脸面去交易一样更为重要的东西。历史上的皇位,也许说的不够贴实,但生活中的权利呢?人的社会地位呢?人的生活基本保障呢?都得用脸面去换回来。
02
“坏”的人不要脸可以混得更好,好的人不要脸也可以混得更好。电影“当幸福来敲门”里的主人公克里斯加德纳,生活的十分窘迫,交不起房租,交不起学费,妻子要打好几份工才能维持家庭,而主人公几年来都在销售他的扫描仪器,每次提着重重的仪器去各个医院销售,也有冷眼,也有不耐烦,可他只要坚持的去推销能卖出去一台,起码吃饭就有着落了。后来他在停车场碰到开着豪车的股票经纪人,才知道股票能赚这么多钱,于是去了股票公司,要了一份实习申请表,填完之后交给了人事部主管托斯特尔,可是一个月过去却毫无回音。他只好再次不要脸的去贴上人事部主管托斯特尔,请求他给自己一次机会,而托斯特尔赶着去诺亚谷,他借口自己也同路。克里斯和托斯特尔在车上的时候,滔滔不绝的谈论自己,托斯特尔并没有对他多加理会,而是自顾自的玩着魔方,克里斯厚着脸面一直让老板把魔方交给他,说自己很快就能拼好,托斯特尔被克里斯不要脸的坚持打动,于是将魔方交给了他。没想到克里斯真的就把魔方拼好了,老板对他刮目相看,愿意给他一次机会,克里斯因此进入股票公司,随后混的风生水起,还创立了自己的股票公司。
当克里斯被老板拒绝后,再次不要脸的去向老板介绍自己,对于一般人来说都是很难得。因为学校的教育告诉我们要脸,然而现实生活会狠狠地给我们打脸,教会我们被拒绝了,没关系,继续上。不敢?没关系,突破自己,甩掉脸面。不要脸真的可以混的更好。
03
不要脸需要勇气,承受能力要比一般人来得强。因为当你要脸时,你在感情中追求对方被拒绝,就会觉得丢了面子,立马鸣金收兵。工作中拉不下脸面,应酬不了客户,来往不了各式各色的人,无法将工作做到位,只能眼睁睁看着同事远超你。想升职时,不敢和老板谈加薪升职,所以藏在心里,对不满的工资和职位诸多抱怨,工作散漫,放弃自己。
不要脸真的可以混的更好,因为不要脸的人足够“敢”。而敢是许多人缺少的一种品质,大家都被脸面所局限,对自己想做的事畏畏缩缩,躲在一个叫面子的躯壳里,看着那些有勇气不要脸的人做了自己很多不敢做的事。
那些不要脸的人,不在意别人的眼光,一心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冷眼嘲讽,他不在乎。把自己放低,就没有人能把你踩低,把脸面丢掉,就没人可以打你的脸。不要脸的人,是真的可以混得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