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已至,艳阳高照,天气一天天热起来,蒸的万物皆在透气,寻避一处阴凉去处。这时,避暑良器西瓜隆重登场。街头巷尾,店里显眼位置,小摊小贩推车上,一眼望去红绿相间的大西瓜,正等着行人前来购买。
炎炎夏日,吃上一块冰镇西瓜,暑意顿消不少。看着此瓜,想起彼瓜,那是儿时发生的一件事,现在想来,有些可笑,也是蛮有趣的一件事。
小时候,在山村,离集市还有很远的一段距离,加之家里经济并不宽裕,所以,肉一个月吃不了几次,平时的菜基本都是自种自足。那时,没有现在的大棚,没有反季节的蔬菜,农户都是根据季节来种植蔬菜,到了什么时候就吃什么菜。
那年,母亲在菜园里种了许多葫芦瓜苗,经母亲的精心料理,葫芦瓜苗长势喜人,逐渐的葫芦瓜苗爬上菜园围栏,绿绿葱葱的一大片。待到某一天清晨,葫芦瓜苗上已经开出了数朵小白花,给绿叶增添了颜色,不至于太单调。过来一周,小白花已经点缀满了葫芦瓜苗,蜜蜂闻香而来,围着小白花周边欢快的采着花蜜,构成一幅生动的田园风景图。先前的小白花已经舒展,在尾部清晰可见结成一个小葫芦瓜形状的果子,日益长大。
过了不久,有些葫芦瓜已经长大,上小下大圆墩墩的,与葫芦娃头上顶着的葫芦如出一辙。母亲摘下一个葫芦瓜,刨去皮,一半切丝一半切片,清炒出两盘新鲜的葫芦瓜菜。看着热气腾腾的葫芦瓜菜,吃在口中鲜甜美味,食欲大增。
往后的日子里,葫芦瓜盛产,家里每天的主菜也就变成了葫芦瓜。母亲也会变着法来制作葫芦瓜菜。但再好的美味也抵不过天天吃,到后来,看到葫芦瓜就不想吃饭了。
由爱转恨,看着饭桌上每天都有的葫芦瓜菜,想着菜园中挂满瓜苗的葫芦瓜,心中有了计策。
一天傍晚,趁母亲不在家,拿出削铅笔的小刀,沿着菜园围栏从外往内,见到葫芦瓜,不论大小给划上一刀,无一幸免。划伤的葫芦瓜,淡黄的瓜液缓缓流出,像在默默的啜泣。看着自己的“杰作”,心里又喜又惊,喜是不用每天吃葫芦瓜了,惊是怕母亲知道后会挨揍。
作案完毕,迅速逃离现场。待母亲回来第二天清晨才发现,从邻居口中得知是我所为之,母亲气不打一处来,就是一顿胖揍。然后把划伤的葫芦瓜都摘下来,不可避免的又吃了许久的葫芦瓜菜。
现如今,物质生活已经很丰富了,经济条件也改善良多,农村种菜的人越来越少,想吃什么菜到市场上都能买到,而且也很是方便。但大棚出来的蔬菜吃起来总是缺少应有的蔬菜味,感觉吃什么蔬菜都一个味,竟然有点怀念儿时母亲种的西葫芦瓜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