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思考中,提到2018年对自己影响最大的那句话:回到事物本来的样子,而不是我们想要的样子。
这两天跨年,各种演讲,培训层出不穷,都在传递这个世界新的变化,复杂多维度的信息迎面而来,让自己真的确信: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迎接变化”已然成了这个时代活下来的主流逻辑,又是一年的开始,又要很多变化出现,是的,总有没完没了的变化和问题等待着我们,并且无论如何我们也解决不完,我们每解决完一个,新的一个又回到来。
这就是我们个体在这个世界的主流生存逻辑,就是在这变化中通过解决问题来寻找自己的存在感,获得被需要的感觉。
前几天思考:需要和想要,其实我们所有解决或看到的问题并不是问题本身,只不过是我们获得的信息并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而已。结果和现实之差就构建了一个我们认为的问题。
如此你会发现,只要我们有比较的欲望,我们就会持续想要满足欲望的结果,于是我们感知所到之处,想要比较之间,就会触发问题。
毕竟这个世界不是按照我们预设的结果存在的,如果要让我们看到的世界变成我们想要的样子,我们就必须加以外力来让他回归到我们想要的结果。
晚上一个人静下来,想想这一天无论是客户的交流还是家里的事物处理,这刻意行动的过程还真都是来自于“想要”的样子,只要我们“想要”,这个世界必然就需要借助我们的行动来获得,这是个无法破解的程序。
所谓经济形势不好,工作环境不好,业务拓展受损,这一切切实根本不存在,存在的是我们“想要”的比较心。
面对我们通过外在比较已经充大的欲望边界,一旦在行动中受挫,我们就会认为变的“不好”了,核心还是我们“想要”的太多。
这几天,手机上,电视上,各个信息通道传递的地方都在讲如何度过“难关”,其实这“难关”压根不存在,存在的还是欲望,更为关键的是我们的欲望并不是为了生存的愉悦,而是为了比较产生的刺激快感。
我们要改变的其实不仅仅是迎接变化,而是要识别不变化的那部分,在这生存的周期里,夯实自己最确定的能力。
王东岳说:人类不求真,而是求存。生存才是不变的,但试问迎接这获取财富的变化就能生存下来,不迎接就生存不下来了吗?
当然不会,没有人敢站出来说:今年工资不涨就饿死了,没有人说收入减少就喝西北风了,之所以痛苦的核心就是因为自己对于财富的认知太单维了,太依赖通过物质财富,一旦获得物质财富的道路受损,touch快感的成本就会升高。
这才是核心,我们对于获得幸福愉悦的路径太单薄这是我们要面对的一个确定性问题。
我们今天的快乐大都建立在通过价值交换实现财富收益这一个过程,我们通过比较金钱的多少来触发自己快感的强弱,当然金钱也不过是载体,核心还是比较本身。
在今天我们大部分人的愉悦都建立在跟别人比较“金钱”这一路径上,这样的认知,无论多少钱,你还是贫穷,这穷的不是金钱,而是认知。
如果我们不能改变获得幸福愉悦的路径,我们仍旧无法解决我们持续幸福的能力。
真正可以持续的快乐捷径就在我们眼前,那就是减少通过外在比较产生快感的概率,让自己多投入注意力在内在的愉悦能力的获得上。
直接一点就是:减少自己的不确定幸福变量,提升自己单个个体就可以获得愉悦能力,无论是代谢之愉,还是认知之愉,这都是一个人都可以获得和习得的,这无关经济形势,无关竞争环境。
更有意思的是,你会发现当自己能够习得个体愉悦能力之后,即便是要外在交换的时候,也开始变得专注起来,因为在他们看来专注本身就是愉悦的过程。
这个世界从未有好坏之分,分的是我们贪婪的比较心,回归到不变的生存本身,我们需要建立自己内心愉悦的能力,不依赖外界变化就能够获得快乐的能力。
在内部愉悦的世界里,外在环境如何变化都跟自己关系不大。
今日思考,不求绝对,但求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