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区清理楼道杂物,可谓是雷霆手段,所到之处几乎无一残留。也是,那个死伤严重的事故,的确让人刻骨铭心。都是肉身凡胎,谁说不怕是假的。
那么问题来了,电动车合格,电瓶合格,电源合格,为什么充个电就出问题了呢?着火的究竟是什么?其实不是电瓶,是人心。
生产厂家你不管,想怎么生产就怎么生产。销售环节你不管,想怎么卖就怎么卖。到了消费者手里,到了使用者手里,又是这又是那的,哪里是便民?!
放眼大多数小区,电动车棚能放下几辆电动车?有几个充电接口?充不上电的该怎么办?刮风下雨怎么办?露天集中放置有没有潜在的风险?
这些问题是老百姓的问题,人家不管。人家只管不让上楼充电。门是防火的,消防是联动的,不知道为什么就不知不觉发生那么大的灾难。
头疼了不该是治头疼吗?
如今真是奇了怪了,头痛医脚的事情竟然屡见不鲜。大抵人们都只关注自己有没有责任的环节。只要不是我的责任,你随便,该头痛头痛,该脚痛脚痛。只要不是我的责任,痛是你活该。
电动车的问题,要么是管源头,要么是从源头开始抓个全过程。现在直接隔过去诸多环节,直接抓用户,好像有点不是那么个意思。
如果集中存放和充电的缺口很大,是不是应该在生产和销售环节就加以限制?说好的宏观调控呢!难道是只宏观不调控?
最起码不能等老百姓买到手里了,这样不行,那样也不行,不是买了个方便,像是买了个麻烦。如果事事都像买了个麻烦一样,还谈什么消费升级?
忽然感觉像个口袋阵。我们就像这口袋阵的敌人一样,先是把我们放进来,然后扎住口袋,想怎么收拾就怎么收拾。
消防法规我也读了,很多条款和物业的管理手段是脱节的。公共区域存放电动车,是有详细要求的。却并没有说家里不可以存放和充电。
我们是不是可以正视一下公权和私权的界限究竟在哪里。公权一旦介入了私权,就像在解女孩的纽扣一样。这种被冒犯的感觉很让人不爽,现在不吱声,等到被猥亵的时候,吱声就晚了。
群体事件发生,是会推动管理升级和社会进步的。而现在,升级的好像变了味一样。不管你的病因是什么,先把病按住,消炎不消炎我先不管,先不烧了再说。
南京大火,到处大火,让我们看清了电动车的危害。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究竟该怎么办?是不是该有个从根源抓起的雷霆手段!
现实是,谁理会你这些。只要你不上楼,只要你放得远远的,只要是不出大事,方便不方便那是你自己的事。你要是有意见,人家就会抛出来一句话:是你方便重要,还是命重要。
那还用问,肯定是命重要。如果只是命重要,那就别的什么都不要谈,什么也不要做,更不要搞什么发展了。
事实上是,命是重要,但是方便也很重要。命重要,那么能不能兼顾方便呢?
好像管不了那么多了。反正你买了,也没人逼着你买。反正是你用,方便不方便我不管。反正只要是不出事,我才懒得管,懒得清闲。
咱也不敢说什么懒不懒的,定性的问题交给老天吧。谁让咱们是平头老百姓呢。
究其根源,骑电动车的这帮人,多数生活在最底层,没什么话语权,自然就无权谈什么方便不方便了。
那些不骑电动车的人,肯定理解不了你的苦楚,自然也不会在意你的诉求了。
好像看见一个个老爷坐在空调房里品着茶水说:只要你不出事,只要你不给我添乱,我才懒得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