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以“说”促“写”:习作训练的新思路

以“说”促“写”:习作训练的新思路

作者: 夜窗轩梦 | 来源:发表于2024-08-03 18:24 被阅读0次

          时常有众多家长向我询问,孩子应从何时展开写作训练。家长存有这样的疑问,充分表明孩子需具备一定写作能力这一共识已在家长群体中形成,至于其出于何种考量,是为了应对考试,还是着眼于孩子的终身发展,我难以探究。

          写作能力究竟该如何培养与训练呢?在厘清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需明晰写作能力究竟是什么,也就是怎样判别一个人的写作水平优劣。

          写作是什么?顾名思义,即我们常说的写作文,更高级些的说法就是撰写文章。那么如何判定一个人的作文优劣呢?对于小学生而言,大致遵循以下三条标准:其一,立意明确,表达清晰;其二,文章框架清晰,脉络分明;其三,语句通顺、语言优美。

          这三基本标准的排列是有一定讲究的。第一条标准无疑是根本,通俗来讲,就是把话说明白,这是写作的首要目标。第二条标准实则是为了让第一条更好地实现,要想把话说清楚,就必须要求表达时条理清晰,便于他人理解。第三条标准相较前两条,重要性稍弱,更多是锦上添花。然而当下,许多孩子家长,乃至部分语文教师或者校外的习作培训机构,一味追求第三条标准,不管言之是否有物,道之可否有理,全然将“文以载道”抛之脑后,实属本末倒置之举。

          写作的优劣可依这三条标准衡量,达到要求的可基本认定为一篇好文章,未达要求的则算不上。也就是说,孩子写作能力的培养需立足于以上三点,做到这三点,小学阶段的写作能力便大致具备了。

            那么,如何训练这三点呢?在此,我们需了解一下传统的写作训练流程。“字—词—句—段—篇”这一流程我们颇为熟悉,没错,这正是传统习作训练的流程。先认字,再组词,接着用词造句,而后进行段落仿写,最终展开全篇写作训练。从时间维度来看,通常我们将三年级视作写作的一个节点,为何如此?因为三年级开始进行整篇写作,但需注意,写作训练实则从一年级刚识字时就已开启。若将流程与时间相对应,不难发现,两者基本吻合。

          这样的写作训练流程和时间有无问题呢?实际上,它基本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是一种较为科学合理的训练方式。经过多年实践,也证明成效显著。

            不过,我认为这种传统方式在实现“三条标准”,尤其是前两条标准时,还是较为吃力的。原因有二:其一,将句、段、篇强行割裂,不利于逻辑条理的训练;其二,过度关注第三条标准。

          为解决此问题,我在长期的习作训练中立足三条标准,采用了一种整体化训练方式——“说—写”模式。在习作训练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说”的训练。为何做出这种调整?其中的逻辑出发点在于“说”与“写”本质相同,均为表达,只不过前者是“言语表达”,后者是“文字表达”,写作文的本质就是将内心的观点以文字形式呈现出来。正如前文所述,写作就是把心里的话清晰且有条理地说出来。

              基于此逻辑,在习作训练时,我会组织学生“说”作文,把意思表达清晰,让他人明白。在此过程中,绝大多数同学无法做到侃侃而谈,难以条理清晰地表达内心想法,于是只能在本子上打草稿,一遍不行再来第二遍,第二遍不行就第三遍,等到说得差不多了,作文也基本完成,稍作修饰润色,一篇文章便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学生丝毫未感受到写作的痛苦,自然不再惧怕写作。

          在这种逻辑的指引下,我们的习作训练时间能够大幅提前,只要孩子会说话,就基本可以开始训练。在牙牙学语时便可引导,通过有意识的训练,绝大多数孩子在入园前便能很好地表达自身想法,这不正是我们所追求的第一条标准吗?事实也证明,一二年级能够条理清晰地表达自身想法的孩子,无论是在造句写话还是进行整篇习作时,相比不会表达想法的孩子,能够更早适应。

          综上,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口语表达与文字表达一脉相承、相互促进,口语表达的训练是习作训练的前置。早期家庭内部的交流是习作训练前置,课堂上的交流、口语交际的训练也是习作训练前置,后期的说作文、谈作文更是习作训练前置。因此,在学生表达训练中,务必要重视口语表达的训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以“说”促“写”:习作训练的新思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viz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