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凌恒梅 修改:杨贝妮
我们都知道,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是孩子成长的环境,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的形成发展,离不开家庭的教育。教师无法代替家长,学校教育也无法代替家庭教育,所以说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教育从家庭教育开始,一个学霸的诞生,也起源于他们的家庭教育。
我们班在第一次月考中,没有一个孩子达到年级前十名。在成绩分析的班会课上,我们班第一次月考中班级排名第一的刘子涵同学说在接下来的月考中她想要达到年级前十。在第二次月考中,她如愿以偿地实现了目标,拿到了第九名。当我问及她第三次月考的目标时,她说她还要往前走,还要继续超越自我。于是在第三次月考中,她取得了年级第七的好成绩。临近期末,刘子涵同学再次表示她期末的目标是前五,当期末考试成绩出来后,她目标再次实现—她取得了年级第三的好成绩。众所周知,优秀的同学,若是想要变得更加优秀,是一件相对来说比较有难度的事情,那么刘子涵同学是如何做到的呢?我想,她的成功,部分源于老师,但是作为她的班主任,我觉得更多的是因为她自己本身和她的家长。那么我们就从孩子本身和她的家庭教育看看学霸是如何养成的。
一、孩子
1.孩子的坚持
在2020年8月31日,初一新生报到的那一天,我作为孩子们的英语老师,我向孩子们推荐了《新概念英语2》,并建议孩子们至少每周一篇背诵。然而我在9月2日,就已经收到了刘子涵同学的第一篇新概念英语的背诵,并且在接下来的几天中,她也没有丝毫懈怠,继续坚持着背诵。开学两周学校的学习任务很简单,刘子涵同学就利用这个时间,好好加强课外的拓展,非常难得。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学期即将结束的时候,刘子涵同学已经背诵了57篇新概念课文,也就是说,她平均每个星期都有2-3篇的背诵,而恰恰是这种坚持,让她的英语成绩一直稳居年级前列,不管试题有多难,她的英语成绩都从未低于90分。所以说,有了坚持不一定成功;但是没有坚持,就注定失败。对于成功,坚持的塑造必不可少。
2.孩子“偷偷进行的”一些好习惯
语文好词好句的积累,数学错题的整理,英语笔记的梳理,历史事件的整理等等,这些都是学霸养成的必备好习惯。在每个科老师没有进行强制性要求的时候,刘子涵同学已经偷偷在进行了。可以这么说,当别人都看不起这些习惯的时候,当别人都以为拼命做题比整理、梳理重要的时候,刘子涵同学花了大量的时间在梳理和积累。在梳理和整理的过程中,巩固了旧知识,对错题进行了再次思考和补救,减少了再出错的几率。文科的梳理和积累,所有学科的错题整理和知识梳理,都比做更多的题效果要好得多,并且在整理的过程中,还可以让自己静心,一举多得。
3.孩子对老师的尊重与信任
著名教育家说:“学生对老师的信赖,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孩子在老师身上所看到的人道典范,这些都是最基本,同时也是最复杂,最明智的教育规则”。由此可见,一个孩子想从老师身上学到知识、做人道理,首先他们应该是信任并且尊重他们的老师的。
刘子涵同学在上课时侯总能做到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并且回答问题,我总是能够从她的眼神中看出强烈的求知的欲望,这就是对老师的尊重与信任,尊重老师并信任每一个科任老师都是她值得学习的。
每次老师布置的作业,刘子涵同学都能积极并且十分认真完成,这也是对老师的尊重和信任,信任老师的作业会让她当天的学习得到巩固。刘子涵同学在课下,遇到不同的问题,总能及时向老师请教,这也是对老师的信任。在教室内外,见到老师都能热情问好,这毫无疑问,就是对老师极大的尊重。
4.孩子的目标与计划
在开学的第一次班会,以及后面的每一次月考前以及结束后,我都有开展以“目标与计划”为主题的班会,让孩子们认识什么是目标和计划,为什么要有目标和计划,如何确定有效的目标和计划。在这些班会课中,我发现刘子涵同学的目标是很明确的,并且有短期和也要长远的,而且会根据自己的目标制定每天、每周,甚至到每个小时的计划,详细的计划为目标奠定了基础,明确的目标能促进计划的实施,这两者是相互相成的。
二、家长
1. 家长对老师的尊重以及对自己责任的认识
一位大学教授曾说:“家长不懂得尊重教师,孩子就会生出轻慢之心,对老师不够尊重,对自己的学习不够认真到头来吃亏的还是学生自己。”《礼记》里面有一句话:“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知敬学。”这句话的意思是:“求学的道理,尊重老师是最难的。教师受到尊重,然后知识才能受到尊重;知识受到尊重,然后民众才懂得敬重学业”。而“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大最深远的,长达孩子的一生”,所以家长对老师的尊重,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孩子的学习。很多家长都觉得教育是老师的事情,把孩子放到学校就是老师的责任。但事实上,家庭的作用大于学校的教育。
我们来看几条刘子涵家长发给老师的信息。
信息1:“凌老师,你那天看到孩子有哪方面的弱点也请帮忙提出,我们一起帮孩子改正。”
信息2:“凌老师,刘子涵最近在学校状态如何?上周我们不在家,本周回来发现孩子有点情绪不高,估计是刚上初中,作业比小学多点。同时发现她作业做得有点马虎,我们也会跟她说明这是人生一阶段,要她克服困难。学习上我们也尽所能帮她指点迷津。如你在学校发现孩子有不当的地方,也帮忙提醒下孩子,谢谢。”
信息3:“孩子如果有做的不好的地方,请告诉我们,我来告诉她。”
信息4:“我们会和孩子一起分析这次期末考试的各科状况及总结这个学期的好的方面和还待提高方面,谢谢凌老师及各科老师对孩子们的辛勤付出。”
从这几条信息可以看出,刘子涵家长信任老师,尊重老师,所以希望孩子在学校做得不好的,老师可以帮忙提醒孩子,促进孩子进步。并且肯定每一位老师对孩子的辛勤付出。同时,她并没有将还孩子的失归咎于老师,而是希望了解孩子的问题,和孩子、老师一起努力,让孩子越来越棒。她更没有命令老师,一定要老师为孩子做什么。事实上刘子涵同学也坐过教室最边上,但是她家长并没有认为孩子一定要坐到最好的位置才能学好,所以根本不会出现要求老师换座位的情况,家长完全尊重老师的安排以及缘由,就是家长信任老师最好的体现方式。
其实“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刘子涵同学并不是一个完美的孩子,但绝对是一个在家长的帮助之下越来越优秀的孩子。在刚开学的一段时间里,刘子涵同学每天都是踩着点7:15才进教室,交完作业,估计都7:20了,我在家长群说过学生迟到的问题。刘子涵同学的家长也没有要求老师一定要惩罚孩子,或者一定要想办法不让孩子迟到。因为她的家长深知孩子迟到,也有家长的责任,家长并不推卸作为家长的责任。她也相信老师会采取措施,处理经常迟到的孩子。作为家长, 早点提醒孩子时间问题,孩子处理好早上起床后的事情,她自然就会把握好时间,不会迟到。
所以说,刘子涵同学能成为一个学霸,那是因为她有优秀的爸爸妈妈,爸爸妈妈清楚自己的职责,并且及时和老师沟通孩子的情况,帮助孩子取得更大的进步。
2.家长对孩子非常了解
我们先来看看子涵妈妈发给老师的两条信息。
信息1:“凌老师,刘子涵最近在学校表现如何?是否还是拖拉?我们在家发现她做作业老师做的慢,估计是她做着做着又看课外书区了?她老是不能集中精神做完一件事情。”
信息2:“凌老师,能否发下这次质检的成绩出来。昨晚看了娃的语数英三门,都考得不怎样。题目基本上全是平时做过的作业,基础知识不牢固,书写不规范。每天要她练字,没有执行到位。特别数学计算就丢了约10分,立方当平方,正负号不分。语文选择题就错了6分,后续我们家长还要监督她形成好习惯,自律和时间管理要加强。这个娃就是没那么沉稳,成绩老师忽上忽下的,专注力还待提高。”
由此可见,不管是孩子在家做作业的情况,还是孩子考试的情况,甚至是错了哪些题,家长都一清二楚。难得可贵的是,家长发现了孩子的问题后,和孩子一起分析问题,一起想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才能帮助孩子有更大的进步,这比打骂或者说教更有效。
因此,孩子的优秀,不是偶然,更不是天生,而是在家长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逐渐形成的。
3.家长并不安于现状在
和刘子涵家长的沟通中,家长从来没有反馈过作业多,而是反应了孩子有时候习惯不好,做作业精神不够集中,效率比较低。在一次和刘子涵同学的交流中也发现,她家长除了要求她完成学校的作业之外,还会有别的课外作业作为扩展。这说明刘子涵同学的家长并不安于现状,她在想办法提高孩子学习效率后,还进行了一系列的课外拓展。
可见,一位优秀的孩子背后肯定有积极向上的家长,积极向上,不满足现状的家长们就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前进的动力。
4.家长的见贤思齐
前天,和一位同事聊起刘子涵的姐姐(姐姐也曾是我们学校的学霸)在中考前,她的家长们早早就加入了深圳中学自主招生的家长群,向各位优秀的家长学习。见贤思齐更是一种优秀,从优秀的人中,学习到精华,并用到自己身上,将它变成自己的东西,再好不过了。刘子涵的家长就做到了见贤思齐。在第一次家长会中,很多家长都在老师讲完后就走了,但刘子涵妈妈留下了,并且和好几个家长一起交流,了解其他家长和孩子的情况,希望能从其他家长中学到一些东西,这些能帮助自己成为更优秀的家长,或者能帮助孩子进步。见贤思齐是一种优秀的体现,更是自律的表现。刘子涵家长能见贤思齐,孩子自己肯定也会见贤思齐。
遇到一位这么优秀的孩子,是我的幸运;能遇到这么优秀的家长,也是我的幸运,因为我能从他们身上发现很多美好,而这些美好能促进我做一位更优秀的老师,一位更优秀的妈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