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江雪读书社
虽然是精神病,但是没有关系

虽然是精神病,但是没有关系

作者: 王柳世颉_菠萝君 | 来源:发表于2022-05-28 09:49 被阅读0次

最近一直在看一本心理学的书,叫作《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讲述了一只身患抑郁症的蛤蟆去找苍鹭医生做心理治疗的事情。

这本书的主旨大概是说:每个人的性格,换而言之,就是他对每件事所做出的反应以及他对每件事所产生的看法都是他在童年时期就已经形成了的,如“膝跳反射”一般,控制不了。

童年时期所塑造的人格大概分为四种类型:一是儿童自我型人格、二是儿童适应型人格、三�是父母型人格、四是成人型人格。

所谓“儿童自我型人格”是指儿童自然而然表现出的某些情绪,比如:快乐、愤怒、悲伤、恐惧等等;

而“儿童适应型人格”是指儿童面对父母对其所实施的行为经过常年累月的观察而做出的一种适应性的回应,往往是在惧怕父母求全责备的情况下所养成的;

所谓“父母型人格”是指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父母言行的耳濡目染所形成的的一种具有父母性格特征的人格,往往表现为对他人的不满甚至发怒、责备以及高傲;

而“成人型人格”是指儿童成年之后所形成的一种完全属于自己的风格,想要塑造这种风格往往需要克服以上三种人格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所表现出来的负面情绪,鼓起勇气做出改变。

以上所提到的四种人格基本上可以解释我们在思考或者从事某件事时的所想以及反应。

在苍鹭医生的治疗及引导下,蛤蟆先生的抑郁状态逐渐好转,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之火,重新拾起了好好生活的源源动力。

在我看来,个人成长环境往往会决定他的性格特点,这个环境包括了社会的大环境、受教育的环境以及家庭的小环境。

我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我的母亲是个有点小心眼的人,遇到问题往往喜欢多加抱怨之辞,但是最终还是咬牙坚持面对。这就塑造了我的一种性格,遇事容易着急上火,想要找人倾诉苦楚,内容基本都是吐槽抱怨,但也同时不得不去接受所有痛苦。

我的父亲喜欢过分解读别人的言语或者行为,认为他人的言行都是对于自己的一种嘲讽甚至会对自己造成伤害,所以他的朋友少之又少,甚至还会演化成为自私。这种性格也深深地影响到了我,与人交谈往往需要考虑他人的言外之意,甚至不愿与他人交流或者接触,所以我结交的朋友也并不多,有时也很自私自利。

以上两种性格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了一起,任何一点火星都会点燃这根导火索;任何一根羽毛都会压死这匹骆驼。最终,我还是没有逃脱,严重的强迫症状导致了我的抑郁以及焦虑。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让我回想起了一段痛苦的回忆:

我的母亲在我正是春风得意之时突然病倒。相对于身体的病痛,心灵的折磨才是最熬煎的。

由于母亲当时连做两场手术,术后恢复不能尽如人意,久久无法如平日里那般行走,久而久之便产生了抑郁以及焦虑的负面情绪。当时我还劝说她:“心理问题不是什么严重问题,像我就一定不会得心理疾病。”

没能想到的是,这话竟然一语成谶。没过几年,我便在前往香港求学的过程中患上了强迫症,伴随着抑郁和焦虑症状。

起初只是妄想自己会被迫害,害怕自己身患绝症;后来逐渐变得寝食难安:或失眠,或惊厥,郁郁寡欢,浑浑噩噩,惶惶不可终日。

一家三口走遍全国各地心理医院,寻访许许多多名家名医,断言我是抑郁焦虑。开了不少药方,但是病情依然没能缓解,副作用更让我生不如死。

最终对症下药,坚持服用了抑制强迫情绪的药,方才逐渐有所好转。

转瞬之间,四年时光已逝,我的病情反反复复也算是在向好。望终究一日,可以完全走出心理疾病的阴影。

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一样,同样关乎我们的生活质量,需要得到大家重视。当我们已经感受到自己无法通过自身心理调节改善现状的时候,一定不要自己死扛,要去专门医院接受心理治疗,要遵医嘱坚持按时服药,根据医生建议进行适当的心理咨询。药物和心理咨询双管齐下的方法,会使你的症逐渐得到缓解,这个时候再去通过自己的努力进行心理防线的重建,我认为是最好的方法。

其实很多心理问题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已埋下祸根,只是一直没有显现出来。

人类的心理机制同生理机制十分相似:人的体内天生具有“原癌基因”,它会导致人的身体发生癌变,只是它们没有苏醒。但当它们受到一定的刺激,便会如洪水猛兽般地苏醒起来,对人类的身体造成严重的伤害。

心理机制也是如此,那些致病因素埋藏在内心深处,但是当外界的刺激因素不断地累积起来达到临界点时,它们便会群起而攻之,占领并且控制你的心智。这种控制往往显得比较极端,或是让你产生放弃生命的念头,或是让你出现极度恐惧死亡的心理。无论是哪一种,都会严重地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久而久之还会发生躯体化的转移,从而对我们的身体造成很大影响。

因此,家庭对于孩子们的培养,学校对于学生们的教育以及社会对于人们的关注都应该有所警惕,绷住这根心理健康的弦。只有健康的成长环境才能保障孩子们健康地成长起来。

在重视孩子们生理生长的同时,更应重视他们的心理成长,身心的健康才能塑造快乐的生活。

蛤蟆先生最终不仅走出了他内心的阴霾之地,而且走出了最初的舒适圈,离开了壮观的蛤蟆庄园,离开了身边一群亲密的朋友,只身迈向人生的下一步,开启了他未来崭新的篇章。蛤蟆先生得到了解放,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得到解放?答案自在你我内心。

得了精神疾病不要害怕,其实没关系的。积极接受治疗,总会有好起来的那天。

最后,真心祝愿大家都能拥有健康的体魄、健康的心理、快乐的人生。

相关文章

  • 虽然是精神病,但是没有关系

    最近一直在看一本心理学的书,叫作《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讲述了一只身患抑郁症的蛤蟆去找苍鹭医生做心理治疗的事情。...

  • 《可选择》

    1,一部韩剧:虽然是精神病但是没关系

  • 《虽然是精神病但是没关系》

    这部韩剧是我最近一直都在追的剧,探索着人们各种各样的心理,用独特的视角解释这样一群特殊的人的心理! 从视觉...

  • 《虽然是精神病但是没关系》

    虽然总是嚷着时间精力不够,却还是在几天内看完了这个每集有一个多小时的韩剧。在今天凌晨三点多,追完最后一集。 一开始...

  • 虽然是精神病但是没关系

    你们的老公金秀贤又复出演戏了,这名字就够吸引人的啦,好久没看韩剧了 看名字也知道和精神病有关,有空大家去看吧,我没...

  • 《虽然是精神病,但是没关系》

    第二集的转场很厉害,两个镜头之间的转换构思很巧妙,但是太多了,就感觉有点炫技。 所有人,都回到了城津,故事最开始的...

  • 虽然是精神病但是没关系

    “这个世界本来就有很多没穿病号服的患者。” ▼ 《虽然是精神病但没关系》 最近的韩剧似乎商量好了,都要聚焦在精神病...

  • 虽然是精神病但是没关系

    许多人的一出生就被上帝标定了不同的家庭。一些人的家庭温馨可爱,给他的成长带来了无尽的幸福快乐。一些人的家庭充满恐怖...

  • 虽然是精神病但是没关系

    这是一部包含黑暗童话的治愈片子,有点喜欢,开始于喜欢男女主的身材和颜值,忠于内容和剧情经过的好玩新颖。 这里讲述了...

  • 网飞热度top1,豆瓣破8.8,爆款剧预定

    金秀贤这部《虽然是精神病也没有关系》关注了许久。 但首播的时候没有发现开播第二集才去到。 因为最近韩剧上了两部剧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虽然是精神病,但是没有关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vlip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