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借了一本葛亮的小说。
人生如戏,戏若人生。葛亮在《戏年》中用四个篇幅不等的故事,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讲述了尘世间小人物的那些温情的片刻以及那些裹杂在不幸里的无可奈何。
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这本书没有我读过的葛亮的其他几本书好看。也许是因为他的小说我连着读了几本,多多少少有了些审美疲劳?也或许是因为我不喜欢这一类故事。
这本小说里的故事,葛亮没有回避人性中的恶,他写人们总会遇到的艰难处境,写人在善恶临界点上的徘徊。故事里的主人公都是平凡而低微的底层老百姓,本本分分,有自己的一技之长,有点小聪明。本来他们靠着自己的努力和勤勉让生活渐渐好起来了,却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自己亲手破坏了自己的生活。但他们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坏人,他们的选择也有其不得已的苦衷。所以,他们的结局才更让人唏嘘。
我也不是不喜欢这一类型的小说,只是,把它们放在一起集中地看,就难免让人感到压抑。我是一个有点理想主义的人,更愿意看那些讲述人性中一点点温暖和微光的小说,这样的小说读完后,会让我的心里也有一点点温暖和微光,会让我觉得这世界还是值得爱的。
不过,我也知道,小人物的无奈大概更是这世界的真实。
说说《戏年》这个故事。这里的“戏”不是指戏曲,而是电影。是讲一个男孩伴随着电影成长的故事——不,是通过这个男孩的眼睛,看到了与电影相关的那些人和事。这个小说也非常像一部电影观后感,故事里作者用了大量笔墨写了他对很多影片的感想。
葛亮自己的电影观后感太多,以至于我想起作家阿乙曾告诫自己在写作时“如果故事已经写好了,作者应该做的是,在感觉还可以发挥的地方,尽力做到克制。”
还有我刚读完的万方的《你和我》,她在书里面说,她的第一部小说写了近十万字,编辑要求她压缩到六万字。刚开始她像割肉一样痛苦地删减,后来越割越顺手,因为她渐渐看清她割掉的都是赘肉。她终于悟到了写作的一项重要本领:洋洋洒洒是写作,但是不要一个多余的字更重要。
我个人认为葛亮在《戏年》中那些大篇幅的影评,可以删减掉一半以上,去掉过多的作者个人痕迹,小说的故事主线会更清晰一些。
葛亮完全可以单独写一本电影观后感的散文集。
不过,葛亮也许有他自己的考量,他说他是想把《戏年》写成一本记忆之书,“是关于我个人的,也是一群人的电影记忆。”
但我还是觉得,这个故事里面,他个人的东西太多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