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内在跟他人产生比较的时候,骄傲就同时产生了。
模式化地对别人的表达、行为有比较,继而升起轻视、评判、不信任或嘲讽的声音,感觉自己比别人要好、要优秀——这时候骄傲已经升起;当在比较中发现自己处于下风,先前对自己骄傲和满意的部分立刻被批评者打压和嘲讽,继而迅速对自己的“骄傲”感到羞耻和无地自容。
内在批评者就是以内在的骄傲向内攻击,去碾压和打压自己;把内在的骄傲投射到外面,吸引来别人对自己的碾压和打压,又或是自己的想象/怀疑/担心,并触发自己的愤怒和厌恶去指责和评判(补偿反应,处于高自尊的感觉到有力量的位置),若处于低自尊(无力、虚弱)的位置,对批评/可能被批评产生恐惧,对方成为一个傲慢、残暴以压倒性的能量压制和碾压自己的人。
比较的除了比别人好、比别人优秀之外,也可以比别人更惨、更痛苦,受的苦比别人更多,自己经历的悲惨事件比别人更多等等,总之就是要把别人比下去,以此获得“高”的位置,让自己感觉能量上处于上风。这时候可能会进入受害者的位置。
若处于受害者的位置时,以自己是受害者为骄傲,以受害者的角色凌驾于别人之上,指责对方亏待自己,在受害者的位置但能量处在上风去碾压别人,目的让对方低下头、感到内疚和羞愧。受害者也是理想化形象的一种,也是一种让自己感到有力量的补偿反应。
连接内在小孩没有被满足的需求:表达,自我的表达,自我的呈现,被欣赏、被接纳的需要,感觉到自己是重要的,被用心地去理解、倾听、共情,被告知我的感受是没有问题的,我是没有问题的,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情绪和感受,都可以被全部的接纳、包容和包裹住,都能被接住和承载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