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个人比较崇尚责权分明制
有时想主动地建立一些关系,可是心中却想的是:
-
这样是不是应该主动?
-
太主动,会不会打扰到别人呢?
-
我为什么会想建立关系呢?这样做合理吗?
基于以上的三点分析后,自己常常就会放弃自我的一些单向的想法,变得不主动。
切记,不主动并不代表被动。
被动情况的发生,是由于对方占据了主动的位置,相对的你就被动了。倘若对方没有任何反应或者不之情,那么你就仅仅是被动而已。
个人总结主动带来的好处:激励自我主动并获得主动带来的附加成果。
在面对机会时,常常有人会说主动一点,此时的主动是指,有本我激发对外界的刺激,并产生下一步行动,我个人并不认为这是主动的表现。
这算是对环境刺激的反应,是是否应答外界的选择。
主动与被动更适合于关系的博弈中。
就建议而言:
-
主动是占据先发优势的,主动获取主动权,虽然结果未知,但是主动表示自我可以做更多的抉择。
-
对环境刺激要敏感,不要选择应激性逃避,以机会成本和沉默成本考量一下。
-
博弈指对选择的行为的过程。
2017/09/05
周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