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组织上让写个关于快递业做电商的分析报告,到网上搜啊搜啊搜,新闻旧闻很多,里面混乱的堆积着事实、假设、观点,就像碎纸片一样堆积一地,越看越理不清头绪,本来觉的挺简单的一件事,才发现内有乾坤。后来在这一团乱麻中抽身出来,开始思考:
到底该怎样去写一个比较好的文章呢?
有人说写作是一个人思维能力的体现,现在越想越觉的精辟!有的人说话、写文章,说半天叨逼叨、叨逼叨不知道在说什么,因为说出来的话没有骨架,大段的话语就像棉花一样,一团团堆积在那里,很难从里面理出头绪,所以也就“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自己有时候也会犯类似的问题,说白了,是对问题没有理解清楚,知道个大概,可能就是大树上的一个枝干,但现在想把大树讲出来就不免漏怯了。
所以要想写个思维清晰的报告,首先要打个骨架。
但如何打这个骨架呢?这里面还挺有学问的。麦肯锡方法里面提到了,不要重复造轮子,要利用现有的工具和方法。比如要写一个竞品分析,至少要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产品吧,自己的优势劣势,产品所在的一个大环境,目前自己产品发展的策略,竞争对手有哪些,竞争对手发展的策略,那些方面会产生直接竞争关系,那些会有间接的竞争关系等等等等,这方面的模板还是挺多的,看看前辈同行都怎么做的,刚开始还是以学习为主,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远。
慢慢的,做类似的事情比较多了,就能总结出自己的一系列经验,中国有一套学习方法叫守破离,就是说刚开始跟老师学习,老师做什么你做什么,慢慢的打破老师教给你的固有的东西,有一些新的发现,最后到完全脱离老师的指导,自成体系。构建骨架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刚开始依循别人的方法,可能不能自成一个体系,但随着练习的增多,自然会有一些心得,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口吃成胖子。
骨架有了,下一步呢?
丰满自己的骨架,给骨架上拼接它的肌肉,就是事实和论据。
现在网上的新闻,博客,一些机构出示的数据、白皮书经常让人眼花缭乱,但是如何把这些内容的东西填充到文章的骨架上呢?我总结了一点:以事实为依据,以假设为前提进行推导,得出自己的观点。有些人分不清哪些是论据,哪些是观点,这是有的时候看到一些文章狗屁不通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有血有肉的事实是论据,这是一切论证的出发点,很多人基于自己的假设得出自己的观点,有的时候颇不准确,尤其是新闻当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假设已经不成立了,所以观点自然有失精准,此类的观点切不可借鉴。
如写一些行业分析报告,一些知名咨询公司的研究报告中的数据、行业白皮书,政府对于行业发展的一些文件、企业一些内部人士的专访等等,这些都可以当作论据来填充到骨骼之上,你搜集的资料越多,这些论据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就愈清晰,当你发现有一条隐隐的主线贯穿着这纷繁复杂的事实的时候,你的观点就出来了。观点有的时候真的不是推断出来的,把事实看清楚,往往观点不言自明了。
这里面还涉及到一个如何分析数据的能力。有的人看书越看书越厚,因为他把书中所有有关的没关的全都找出来,进行扩展。这是一个不错的能力,及发散的思维能力。但我个人更推崇在看书时采用淘金式的思维,抓住那些你需要的闪光的点,高度概括高度总结,与你脑中的不同的观点碰撞,最终形成新的观点。这种思维模式可以有效的把收集到的信息碎片抽象压缩,这样自己看起来也会比较清晰,不至于像我刚开始似的思绪是一团乱麻。
刚不经意的说了如何去寻找观点,目前我也还在摸索中,我觉的这是写文章尤其是议论文中比较困难和需要修行的地方,是需要长期的写作分析磨练的。
所以写作真的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成就的事情,需要经年累月的积累。对我而言,从此时开始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