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文即文章
软文顾名思义是相对于硬性广告而言,由企业的市场策划人员或广告公司的文案人员来负责撰写的“文字广告”。与硬广告相比,软文之所以叫做软文,精妙之处就在于一个“软”字,它将宣传内容和文章内容完美结合在一起,让用户在阅读文章时候能够了解策划人所要宣传的东西。
软文精妙之处在于一个“软”字,就像我们学习散文一样,散文最核心的东西是“形散神聚”,是一个道理的。他最有效之处在于给人以“耳濡目染”“润物无声”的作用。其实,我更喜欢把它叫做“圈套”或是“陷阱”,可能有些色彩不正,但这是实质问题,因为它是针对不同群体需求而产生的一种篇章,目的就是引导某一类需求者去以寻找到一种能够满足自身需求的途径或方式,带有非常强烈的目的性和引导性。
相对于硬性广告而言,软文有“出奇制胜”的效果,我们始终应该明白的是,软文有几个目的:一是降低成本;二是提高和打造产品、品牌知名度;三是提升浏览量,扩大营销范围;四是吸引顾客,促进营销。那么相比之下,软文营销也是最有力的营销手段。
一、“软文四要”
(一)主题要突出
文章不论长文短文,都要围绕一个中心,把所有的篇幅、段落,以至每句话、每个字都不要偏离了主题。正所谓: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无论写什么?一定要扣紧主题,不能乱分杈,还要收得紧而又紧,不让每段、每句、每个字游离主题,不管长短都要紧凑,绝不能拖泥带水。
(二)开头要重视
文章开头很重要,也被称之头“凤头”,用高尔基的说:“写文章, 开头第一句是最难的,好像音乐里的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好长时间才能找到它。”“万事开头难”也是这个道理。一篇好文章,注定要有个好的开头。开头直劈是重要的写作特点,过于严谨的文章存在以下弊端:当你的文章常常过于注重修辞, 过于注重章法,过于平稳地去写,你就不可能靠文章打响战役。当你的文章就没有了气势,就不可能被人们争相阅读,更不可能靠文章带动一大片的人,而你也绝不可能只靠写几篇文章,就马上能立地生威,引起大家的注意。
(三)正文要分析
文章要让人看起来非常有条理,文章的段落按重要性一、二、三向下排列,要注意消除每一个废字、废话是写作重点,分析是文章的重点,编辑的主要工作,就是删除废话,确保文章里没有一个废字,使之言简意骇,内容紧凑。人们喜欢读分析式新闻,就是因为这种新闻讲得特别透。当你准备写作时,你一定要想到两个字----“分析”,如果你的文章能注意到这一点,读者肯定非常喜爱。
(三)结尾要回味
在文章的最后一段加入哲理:讲两句道理,或者寓言,或者引人思索的短小例子,常有前俯后仰之效,山高水长,令人回味。如:“朱则荣语:网站即工具!哪怕再小型的网站,也要寻找其特有的方向,螺丝刀虽小,可它也是一个独有的工具,你却常常离不开它。”
二、软文通常所犯错误
(一)表达不清,内容不明。
除非特殊的情况,软文并不一定要多长,相反,短小精悍才是软文创作最好的状态,因为我们需要用有限的篇幅,最大化的发挥它的能力,产生老板所期望的最佳产值。这又跟散文创作极为不同,需要你用有限的文字,去吸引读者,去表达你的写作意图,这就是需要创作人明确,到底写了什么,说了什么样的内容。
(二)过分介绍自己。
除特殊需求的软玩除外,是需要作者强有力地介绍自己的公司、自己的产品,把企业简介和公司产品当文章来发,否则,读者该不会买你的账,更不想多看几眼,更不会去刻意关心你的公司是干什么的,你拥有什么样的产品。当然,有意识的在文章里出现,或偶尔顺带提及,也不是不可行,也会增加读者对你的辨识度。
(三)语之空洞,言之无物。
写软文就像是写议论文一样,一定要主旨突出,尤其是开头的表达,如果从一开始的几段里,就让读者找不出文章的重点,也没有看出你的文章引人注目的“闪光点”的话,十有八九你的软文就废了,因为读者会觉得“俗套”,只会泛泛而读,不加深剖,甚至也就不会再愿意往下读,拜拜浪费了你这篇软文的“用心良苦”。恰恰相反,如果让读者在一开头, 就能被引导或是启发到你独到的观点,那么你的收效就是可观的,就比如这一阵子热映的《芳华》,相关的软文相当多,吸引你的软文,不仅仅能够在某些地方激发你的共鸣,而且你还会自觉或是不自觉的转发或是推荐,推广的程度不可想象。
(四)没有条理,缺少逻辑。
不知大家有没有仔细想过或是研究过阅读者的阅读心理,在这样快节奏的一个大社会环境下,阅读者其实是想省事的,就像是吃快餐一样,更多的是期望编写者能够将文章,通过一定的逻辑和框架,将读者想要的东西表达出来,这样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节省不少的时间进行有效吸收和转化,举个不太相关联的例子,比如近期相当火热的“抖音”,之所以设置10-15秒的时间,就是为了满足人们快节奏的浏览需求,越来越多的人们,更愿意在最短的时间了,去学习一些东西通过抖音表达出来,这就是我想要表达的意思。那么,你的软文,条理清晰,逻辑分明,那么读者就会更愿意去阅读,有意识地去筛选自己所需要的内容并记录下来,否则必遭淘汰。
(五)没有“文采”。
试想,为什么大家都喜欢阅读并细细品味名家文章呢,因为这些作家有与众不同的“文风魅力”,也就是文学创作的独特“文采”在里面,通过细细品读,你就能从中感悟一些东西,这与写软文是一个道理的,当然,相对于写软文,更需要的也就是“文采”了,需要与众不同,能博人眼球的“文采”,这与更能够增加你的点击量。这些也会在后面相关的主题中着重去讲解。
(六)只满足一般消费者。
阅读者最喜欢的,应该是那修有着精彩观点,态度明确的文章,但是写软文的目的不仅仅是给别人去阅读,更应该去有意识地去熏陶读者,这就需要我们明确,我们的软文要有高的格局和眼光,因为我们的文章所服务的,不仅仅是一般消费者。打个比方,一般消费者,就像是只吃快餐的,吃完就走,讲求的是物美价廉;而更高端的消费者,吃完快餐,他还会进行品评,因为他要决定以后还会不会再光顾,讲求的是消费水准和所得,而再高一级的,并不是急于去吃,与前者又有所不同,先会从外观上进行预知和品评,吃完后再进行相对评价,讲求的是消费心理和消费满足。不知大家有没有过体会,往往对你有帮助的,是最后一类人,也就是更高端的文化人,因为他们的文化水平,希望文章更深一些,带来不一样的视觉冲击和思维碰撞。当然,你的产品的水准,决定了你的消费群体。
(七)不去推敲,缺乏打磨。
写软文写得不好不要紧,最怕的就是一位满头苦干,写稿无数,却不会去推敲自己的文章,只有写出经得起别人推敲的文章来,你才有立足之地,只有原意去仔细打磨每一篇文章,你才能精进,越来越好。
(八)“天女散花”,中心不一。
一篇好的文章,只能有一个主题,表现的角度很多,是绝对不行的,因为你最重要回归到你创作的初衷上来,否则会让你的文章变得过于散乱,也会破坏读者的阅读思维,打击读者的阅读兴致。
三、“软文八忌”
一忌:第一人称——“我”,对于所有写手来说,用第一人称是写作大忌,除非是非必要的个人强烈观点表达,否则会事与愿违。
二忌:没文采,流水帐,就像是小学生作文一样,过于简陋,不仅没有与阅读群体相对应的文字水平,而且还会出现事件堆砌,啰嗦描写,犹如荒野孤魂,四处飘荡。
三忌:简单抄袭,天下文章一大抄,但即始抄,也不能让读者看是抄的,最简便的方法是删改,即删除原文大块的废话,保留精髓,再加入自己的思路和语言,就是截然不同的新文章。
四忌:啰里啰嗦,本末倒置,重心不突出,对于这样的问题,创作者就应该多去揣摩和推敲自己的作品,“删”“改”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途径,还要学会大胆删除,删除废话,修改那些经不起半点推敲的语言。
五忌:华而不实,这是很多初写者必然会犯的错误,过度的修饰,或付款的文采,会给读者造成一种消费疲劳,不一定要实事求是,但也应讲求言之有物。
六忌:想要表达的环节太多,编者可能会有这样一种心理,希望在有限的篇幅内恨不得将自己所有和盘托出,全部展现在读者面前,其实这是错误的创作心理,当然我也犯过这样的错误,因为我们注重的是读者的消化和转化,
七忌:道德问题的纠葛,中国人的思想是受封建思想束缚非常深的,道德伦理在中国依然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除特殊软文外,应尽量避免触犯道德底线, 没有问题,一旦涉及道德问题将引发众怒,如某作者说:“我在名牌大学毕业,我认为推销员只是那些没文化的高中生才干的工作”,结果两个字,“找骂”。
八忌:广告占用的篇幅太多,在现在的社会,仿佛我们就是活在广告的世界里,干什么事情,买什么东西都是需要通过广告作为媒介来了解的,人们已经对广告有了厌烦心理,在偶尔广告一下完全可以,或是巧妙的设置广告,但整段整篇出现广告,绝对是你可取的。
(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