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老师今天推荐的文章,记忆一下子回到了孩子的童年,儿子从小话不多,也不太愿意凑热闹,喜欢静静地做自己的事,碰到朋友聚会,通常会让孩子们唱个歌跳个舞什么的,各家展示各自的教子功力。每当这个时候,我的孩子总会往后打赘,有时还需要连哄带吓地折腾一番。孩子不光怕人,还十分胆小,记得有一次到他去公园玩,在一组很大的充气玩具前,小家伙驻足观看,里面的滑梯、蹦蹦床上到处是欢声笑语的孩子们,我问儿子要不要玩,他果断摇着小脑袋说:“妈妈,我怕。”“看里面多好玩,别的小朋友都不怕,你怕什么?”不管怎么说,孩子就是不进去,渐渐地我开始失去耐性,最后索性拉着他的手扫兴离开了。
伴随着孩子的成长,像这样的小事还有很多,我对孩子表现出的胆小怯懦,责备呵斥多于耐心开导,孩子的童年一晃而过,紧张的学习充斥着他的生活,现在要想再拉着他的手去逛逛公园已是很奢侈的事了,而且人家有空也会选择与自己的伙伴度过。
读着李老师的文章,我问自己,我不爱孩子吗?那个让自己的生命变得更有意义的小孩儿,我竟然是不爱的,打着爱的幌子,更多时候是按照我的意愿安排他的人生,他从小有爷爷奶奶看,老人身体不好,只能将孩子圈在家里养,孩子性格不张扬,我想过这些原因吗?想过这种情况下如何和孩子沟通吗?
回忆往事,要反思的太多太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