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1616715/2049337d26c98e2c.jpg)
宋太祖赵匡胤在宋代立国之初就立下了“不杀大臣”的誓约。
这个誓约据说藏于太庙,秘而不宣,只有皇帝才能知道。
宋代为了防止五代时期蕃镇割据,主要实行的是“防弊”原则,即“事为之防,曲为之制”。
“防”也主要是对大臣的防范,实行的是“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统治政策,对武将严加防范。
宋朝是对士大夫最为优待的朝代,随着士大夫群体势力的日益强大,甚至可以左右皇帝的决策,但是在宋太祖、钦宗、高宗时期还是有诛杀大臣的现象。
比如钦宗时期诛杀了六賊之一的王黼,高宗诛杀了曾被金人立为伪楚皇帝的张邦昌,在当时以忠奸善恶评判是非的宋人看来,也许算不上很严重的问题。
至于当时被冤杀的岳飞,尽管在当时也有争议,但是他武将的身份,一般认为其不属于士大夫行列里,只有建炎元年陈东、欧阳澈因上书言事被诛杀,有违了太祖的誓约。
但总体来说宋代杀士大夫的只有个案,宋代政治的主流仍然是不杀大臣,但有学者认为这个不杀,指的是不轻率诛杀,而绝不是不杀。
所以宋人所声称的“宋朝家法,不杀大臣”,这个“大臣”在不包括武将在内的说法下,是基本符合情况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