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疫情刚爆发那会儿,团队居家办公不定期线下开会,这本书就是在那时相识的,我们从最初的信心满满到后来的种种无奈。曲终,大家散落为满天星, 不知何时才能聚为一团火🔥?
如今我才决定把这本书完整读罢,或许是因为一种怀念吧… 怀念曾经的工作,也怀念往日的社区(论坛)…
其实,当你留恋某公司,并非仅是熟悉的环境,更有熟悉的同事,你与他们朝夕相处,甚至成为朋友。
当你欣赏某人,并对他有好感,并非仅是三观相同或志趣相投,还因为在对方身上有你没有的优点,这更让你愿意和他深交。
社交在悄然改变我们的生活,好友正在占据我们的心智、我们的世界,当我们加入一个圈子,就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
对于互联网,基于社交性质的各种社群,正在悄悄引爆,并用一种隐形的力量席卷起海量用户。
与我们“密接”的微信,每天新增近200万个群。
你也加过好多群,但你都不记得是什么群了,后来他们并没有成为你的骨头与肉,而是化尘与土。
他们大多都沉到了你的微信深处,能吸引你长期驻留的也越来越少……
然而,有那么一些并不起眼的小社群,他们虽只星星之火,但却有燎原之势。
其实,优秀的社群如同人一样,都有自己的原则标准和一套内在驱动力,而这些“秘密”都被写进了《小群效应》里,也构成了本书的精彩核心。
“今天,已经不是运营社群的时代,而是如何‘用好’社群的时代。”正如作者徐志斌所说:“做”群不如“用”群,他以三大支点为主线撬动起社群基础模型;更给出了针对不同类型的社群、不同生命周期适合的运营手段。
尽管不同的人关注点不一样,但在腾讯工作8年的徐志斌为不同的人群总结出一套观察社群的工具。
如果你是社群中一份子,正好以此套工具来判断你所在的社群是否优劣,早日退出无用群,为自己“断舍离”。
如果你是社群运营者,或许你也可以转换视角,用强运营与弱运营的切换或融合,为自己解放出来,提高效率。
如果你是创业者或自媒体人,本书恰好提升你的全局视角,因为对你而言,用群比做群更重要,你需要撬动力。
作为徐志斌“社交红利”系列的第3本书,关于社群的那些事都被写进了《小群效应》,并配以大量案例及数据,让我们不仅看清社群的底层逻辑和运转规律,更能与自身的产品和运营深度结合,值得一读。
2022年春节小假时我用两天读完了本书,遇见得有些晚了,但迟读总比不读好!
最后,感谢让我遇见这本书的人。
今日发文清晨,我突然梦到了昔日同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