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书系列#2分解事物法
文/紫天鹅
图/来自网络,感谢提供者
亲爱的朋友,大家周六好,欢迎来到这里!
今天我来分享《一本小小的红皮书》原则2分解事物法。本节内容主要讲的是把主题分解成2-4个主要部分,然后运用引导句和主题句把事情详细表达给读者。(本文的引导句)
第一,先来说说引导句和主题句是什么?(第一个主题句)
引导句,是对一篇文章或一个报告内容的总结性叙述。引导句为读者说明,本文将要为读者说明什么,重点是什么,为我们叙述的顺序是什么等等之类的问题,给读者一个引子或者钩子,引起读者往下读去的欲望。
引导句中所说的各个事项,在文章正文中,至少需要一个自然段来具体阐述。
朱自清的《背影》中,开头就写道: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朱自清《背影》
其中的“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是全文的引导句。
而主题句则是,归纳或总结文章或报告中一个单独段落的主要内容和方向。
比如汪曾祺在《端午的鸭蛋》中写道:
端午的鸭蛋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其中:“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就是主题句。
还有美国著名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著名作品《飘》的开头写道:
思嘉·奥哈拉长得并不漂亮,但是男人们像塔尔顿家那对孪生兄弟为她的魅力所迷住时,就不会这样想了。她脸上有着两种特征,一种是她母亲的娇柔,来自法兰西血统的海滨贵族;一种是她父亲的粗犷,来自浮华俗气的爱尔兰人,这两种特征混在一起显得不太协调,但这张脸上尖尖的下巴和四方的牙床骨,是很引人注意的,她那双淡绿色的眼睛纯净得没有一丝褐色,配上乌黑的睫毛和翘起的眼角,显得韵味十足,上面是两条墨黑的浓眉斜在那里,给她木兰花般白皙的肌肤划上十分分明的斜线,这样白皙的皮肤对南方妇女是极其珍贵的。她们常常用帽子、面纱和手套把皮肤保护起来,以防受到佐治亚炎热太阳的暴晒。
在我看来,开头的“思嘉·奥哈拉长得并不漂亮,但是男人们像塔尔顿家那对孪生兄弟为她的魅力所迷住时,就不会这样想了。”就是本部小说的引导句了,引导着、吸引着人们想要往下看去。
第二,再来说说引导句和主题句的联系和区别。(第二个主题句)
不论是引导句还是主题句都是对接下来内容的概括性语句。
两者的区别是,引导句是总领概括全文的内容,而主题句是对一个单独段落内容的总结。引导句全文只有一句或一段,而主题句是由文章或报告正文的主题所决定,即文章或报告有几个主题,就有几个主题句,一般是2-4个主题。
第三,一篇文章或报告分为2-4个主题,来支撑作者的观点或思路。(第三个主体句)
其中大多数情况,写作者会选择三个主题。
文中作者说道:
在写作中,“3”是个神奇的数字。思考围绕3个关键点或概念构建你的文章。
举个文中的例子,如下图所示:
这个例子,就是典型的三部写作法(#啃书系列1# 文章的三部写作法),其中开头的引言,就是引导句,全面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引起读者读下去的兴趣;接下来正文分为3个主题分别论述作者的观点,显示的3个句子分别是各个段落的主题句,结尾是对全文的总结升华。
总而言之,一篇文章或报告,开头要有引子,即是对全文的总结概括,也是引子或钩子,吸引读者往下读。全文的观点或主题可以分成2-4个部分,分别进行阐述,其中每一个部分都要有一个主题句对这个段落进行概述总结,为本文的引导句进行详细阐述说明论证,进而支撑起全文的骨架。
再唠叨一句就是,我们写文章的时候,要注意使用这个结构和技巧,可以为我们的文章搭建骨架;同时,我们在读别人的文章时,可以总结、学习别人的结构是怎样搭建的,以备后面我们模仿。(结尾)
下一篇,将为大家分享转折词的分类及用法。
感谢您的时间!
我是紫天鹅,接下来的一个月都将为大家分享几本书的内容和我的感想,欢迎来撩!
关注本公众账号的朋友,后台回复“1”,可以为您赠送《一本小小的红皮书》电子档。
想看原则1的朋友,请点这里:
作者简介:
紫天鹅,岁月不饶人,我亦不愿饶过岁月。
我用岁月煮酒,只为今日与你喜相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