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读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边做读书笔记边写下自己的一些个人观点,可能有一些启发思考的作用吧!
辩证唯物主义 批判形而上学
从近代自然科学诞生到18世纪上半叶,自然科学还处在掌握已有材料的时期。恩格斯的核心观点:自然界绝对不变,即不管自然界是怎样产生的,只要它一旦存在,那么它在存在的时候总是这个样子的。
18世纪下半叶开始,自然科学从收集材料阶段进入综合整理和理论概括阶段,各个部门迅速发展,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等的发现,揭示了自然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的辨证过程。
自然科学发展的原因: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决定的。
个人观点:如果一个社会的生产力正在迅猛发展,只能说明这个社会还不够发达,如果社会的生产已经达到了某种成熟的程度,满足了需求,那么对于自然科学的发展要求是不是可能就没有那么大了?或者说,那个时候,在已有的成熟的学科体系下,自然科学的发展是基于兴趣的,而不是基于生产的压力?
在某种意义上,是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个人观点:我们人类必须保持对自然界的谦卑和敬畏,不能予取予求,像人与人相处一样,不能只是索取,还要学会给予,关系才能长久。
自然科学中存在的哲学问题
科学的特点?科学有什么重要特点?
有统一性,相互渗透,貌离神合,多学科融合发展定是科学发展大势,我们不能在自己的领域里闭关锁国,而应该以开放的姿态学习、接纳并领悟不同学科给自己带来的思维碰撞。
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历史的产物,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
个人观点:我赞同不同和变化,但我认为历史的东西属于历史,但也一定有一些东西属于现在,不然怎能借古荐今呢?
当我在看“自然辩证法”的时候,我站在一个科研工作者的角度上去理解,企图用辩证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科研工作,我心中的观念认定作为一个做science的人,就应该注重逻辑和辩证,恩格斯和马克思的辩证法理论是唯物的,是理性的。是的,这种理论,相比唯心的理论更能推动科学的进步,这是一个比较后的选择,是理性的选择。既然辩证,理论便只是理论,不具有完全相信的价值,辩证思考和指导实践一定是明智的选择。
思维规律与逻辑之间的关系
个人观点:为什么一些科研工作能获得诺贝尔奖?这种奖项不只是名誉和金钱的奖赏,更是代表着一种科研领域的突破,是具有改变几十年、几百年,乃至几千年来的固有认知的作用的,可能引导着这个领域的研究向另一个方向发展,可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另一个角度,当这种研究被通过奖项的方式传播出去后,可以让不了解此领域的门外汉以“凑热闹”的心态去了解,也具有消减人类愚昧的作用。
做science的人,应该相信事物是可以被认识的,以此为指导是不是可以避免唯心,有这样的信念就会推着我们努力寻找方法去证明。能被证明的,能被观察到的,我们应该相信这是客观的,而不是又唯心地去怀疑自己的结果,那样的话是不会有科学逻辑和科学价值的。客观存在的就应该是可以被解释的,无论结果与当初自己的假设是否正相关,即便是一个错误的结果也是可以被解释的,就是有价值的!但是解释要有证据和严密的逻辑思维,不能想怎么解释就怎么解释,那样就唯心了,是对事实的不尊重。
从个体到整体,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理论自然科学要想追溯它的今天的各种一般原理的形成史和发展史,也不得不回到希腊人那里去。
没有理论思维无法使自然界中的两件事实联系起来,或者洞察二者之间的关系。
平庸的形而上的数学家都十分高傲地夸耀他们额科学成果是绝对无法推翻的。
个人观点:理论也是属于历史的,真理是相对的,是属于历史的,可能一个理论在上一个历史阶段是真理,但在下一个历史阶段就不一定是真理。我们不能因为一个理论在下一个历史阶段被证明是谬误,就完全否定它的价值,即便是谬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也是具有价值的。
德国哲学消融于唯物主义。
头脑中的辩证法只是现实世界即自然界和历史的各种运动形式的反映。
自然界中一切运动的统一,现在已经是一个自然科学的事实。
三大发现:
热的机械当量的发现使能的转化得到证实,解释了自然界中无数的相互作用,不是神秘的不可解释的存在物(力),所有的力都是运动的各种特殊形式,即存在方式。这种运动中转化的理论,将自然界统一起来,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细胞学说的提出,一切多细胞的有机体都是按照细胞分裂规律各自从一个细胞中生长起来。那么这些机体的差异是从何而来呢?
解决这个问题的是第三个大发现,即达尔文首先系统地加以论述和建立起来的进化论。
那么,有机体是怎样从无机的世界中产生的呢?
个人观点:我们可以去质疑,但不能质疑所有,总要去相信点什么。如果什么都不能相信了,那也未免太可怕了。那种没有方向的迷失感就足以让自己焦虑至死了!
要思维就要有思维规定
辩证法的规律是从自然界的历史和人类社会的历史中抽象出来的。辩证法的规律无非是历史发展的两个方面和思维本身的最一般的规律。它们的实质可以归纳为三个规律:
量与质的相互转化;
对立的相互渗透的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
生物学可以从化学的角度去思考,如果粒子齐全,加上运动方式准确,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物质,生命也是可以再造的,比如,我需要换一颗心脏,向某个容器里加进去合适的细胞,启动合适的反应条件,我就能得到一颗心脏,我就能获得重生!
恩格斯说,可以借助辩证法简单地说明生和死的本性,就足以破除自古以来的迷信。生就意味着死!
蛋白质是我们所知道的最不稳定的碳化物。只要它一失去执行它所特有的、我们称之为生命的那些机能的能力,它就立即分解,并且由于他的本性所致,它的这种能力迟早会丧失。
把动物界的生活规律直接搬到人类社会中是不行的。一有了生产,所谓生存斗争不再单纯围绕着生存资料进行,而是围绕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进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生产达到了很高的高度,以致社会不再能够消耗掉所生产出来的生活资料、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因为生产者大众被认为地和强制地同这些资料隔离开,因此,十年一次地危机不仅毁灭生产出来的生活资料、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而且毁灭生产力本身的一大部分,以此来重建平衡。为了使得生产力和生产出来的产品不被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所破坏,必须从居于统治地位的资本家手中夺取社会生产和社会分配的领导权,并把它转交给生产者群众---这就是社会主义革命。
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语言是从劳动中和劳动一起生产出来的。农业--纺纱织布冶金制陶和航海--商业手工业--艺术和科学,部落发展成了民族和国家,法律和政治发展起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