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学习第130天7.1述而不作

论语学习第130天7.1述而不作

作者: 张一藤 | 来源:发表于2020-09-11 00:29 被阅读0次

原文: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译文:孔子说,传述而不创制礼乐,相信继而喜好古代文化,私下将我自己比作商朝的老彭。

解读: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孔子是中国古代文化托命人和集大成者,他推崇周礼,推崇制礼作乐的缔造文明的人。这文明背后,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捍卫,也传承。

或许有人说,孔子是中国古代重要思想的发明者。这把他老人家彻底孤立了。中国古代文化基因的核心,孔子明确提出来,渗入中国的文化血脉。然而这些并非孔子发明。孔子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修先王之道,以教万事。但他不敢以作者之圣自居,说自己只是记述前人的思想罢了,没有一件是自己的。我们知道,孔子推崇周礼,在礼崩乐坏的时代,倡导西周初期的文武之道。他传六艺之学,但六艺也并非孔子发明,而在之前或当时已经存在。就连孔子教学用的教材,也都是他整理,而不是他创造。

“述而不作”,是认知、态度、方法论。凡天下事,都是前人做过,后人传述。或考之方策,或重加发明。古人所说发明,不同于今,是重新发现,重新阐释,重新把事儿搞明白、讲明白。当真经失传,抑或被曲解,人们重新阐释,让它历久弥新。

这历久弥新的是谁的思想呢?我们在前边学过:“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文武之道,包含了周公之道,因为形成中华文明和礼仪的很多具体的工作都是周公做的。所以,孔子经常梦周公。

今天的我们,或许喜欢标新立异。孔子追求“述而不作”,是一种境界,要克服求胜心,谦卑自抑。

毕加索说:“优秀的艺术家模仿,伟大的艺术家剽窃。”奥格威说:“Search the world and steal the best.”

“述而不作”,重新发现,是一种文化方法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学习第130天7.1述而不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vzme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