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场景:
不知道什么原因,我就是生气,就是有一股莫名的火气涌上来,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这样的场景,是不是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特别容易发生呢?有时甚至还会出现打骂孩子的情况。
这是怎么啦?是我们不够爱孩子吗?
当然不是!我们恨不得把天上的月亮摘下来给孩子!
那是什么原因让我们一再说出或者做出一些令自己后悔的话和事呢?
是情绪,是多年来的习惯使然。
情绪真是个很奇怪的东西。
回顾一下,我们是不是经常会说:今天我情绪不好,别惹我!
可是我们再想一想,我们真的拿出过时间,好好地去理解过自己的情绪吗?
大多数人的答案恐怕是:NO。
其实,情绪只是一种符号,一个名称或者仅仅只是个定义。
因为我们在生活中的很多想法都是自动产生的,不是你在冷静、理智的状况下想出来的。
犹如率性而为,或者习惯使然。
而情绪正是在这个背景下的产物。
情绪其实并没有好坏之分,每一种情绪都是生活在向我们展露新的可能。
如何正确地识别出情绪,认识到情绪背后的意愿,并为此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远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而对于情绪这样的产物,我们要做的应该是去接受、去接纳、去管理,去接受情绪变化带来的滋养,而不是抑制。
抑制情绪犹如用纸包火,最终的结果是让自己陷入负能量的漩涡,反噬自己的身心。
人的一辈子会做很多事情,大大小小、形形色色、十万百千。
作为一个工程人的眼光来看,这些十万百千的事情,可以称之为这辈子需要完成的一项项工程。
如果说做人是工期最长的工程,那么育人无疑是最难最需要耐心也是一定会得到最大收获的工程。
不断地接纳和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就是完成做人和育人,这一辈子最长、最难也最需要耐心的两大工程的基础。
不然,最后的收获可能会是满满的遗憾而不是无悔的成就。
![](https://img.haomeiwen.com/i26497026/4c77066b0097c8c0.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