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套路明显,没有惊喜——《两京十五日》读后

套路明显,没有惊喜——《两京十五日》读后

作者: 可听风吟 | 来源:发表于2020-11-30 00:01 被阅读0次

马亲王的小说一向质量不错,可读性较强。这本书是亲王一如既往的风格和水准,丰富细腻的历史知识,严格考据的历史细节,再加上惊险跌宕的故事情节,读起来引人入胜,非常有画面感。而且,有真实历史兜底,总算不像《长安十二时辰》《三国机密》那样虎头蛇尾、头重脚轻。

然鹅,质量固然在及格线以上,可也没什么惊喜。亲王大概一开始就是奔着影视化的方向去的,流水线产品般的套路化程式感非常明显。

从整体的故事框架和设定来看,《两京》同《长安十二时辰》相当类似,都是在一个限定的时间范围内破解一起滔天阴谋,《长安十二时辰》是城市定向游戏,而《两京十五日》是公路冒险大片。主角都是由三男一女组成的四人小分队,小分队里有一个核心领导——《长安》里的死忠太子党政治新星李必,《两京》里则升级成了太子本人;一个专业过硬正直勤勉的低级小官——《长安》里是身怀大案牍术的徐宾(剧版把他改成了大boss,小说里并不是)和《两京》里心怀大义性格刚直的于谦;一个明察秋毫身处底层的小吏——这个角色在两本书里都是男主,张小敬和吴定缘;以及一个剔透干练还能搞出点感情线的女性——女婢檀棋和女医生苏荆溪。两本小说主线都是这四人小分队一路闯关前行,不停的在一处又一处的关卡遇到各种级别的小boss,陷入绝境,又凭借各种意外、运气以及天降神兵绝处逢生,最终破解阴谋完成终极任务。

因此《两京十五日》读完,虽然觉得不俗,也能看出亲王在《长安》的基础上有所进益,尝试着给几个人物安排了性格成长,对历史细节的解读也更有格局和境界,但整体并没有太大的惊喜。作为女性,尤其不喜欢苏荆溪的最后结局。在小说的绝大部分时间里,苏荆溪这个人物的塑造都挺出彩的,她坚韧、聪颖、缜密、勇敢又剔透,有着超出那个朝代的独立女性思想和个性。可是,最后却给她强扭了一个疯狂又偏执的结局,偏离故事的主线,突兀生硬,画蛇添足。

亲王的长篇历史小说里,我个人还是最喜欢《风起陇西》,其次是 《两京十五日》、第三是《长安十二时辰》,最烂尾的是《三国机密》。

《两京十五日》个人评分: 3.5星/5星,75/100。

相关文章

  • 套路明显,没有惊喜——《两京十五日》读后

    马亲王的小说一向质量不错,可读性较强。这本书是亲王一如既往的风格和水准,丰富细腻的历史知识,严格考据的历史细节,再...

  • 《两京十五日》读后感

    这个《两京十五日》,是我读完《长安十二时辰》后读的。这两本书的作者相同,都是考古学家马伯庸写的。《两京十五日》,是...

  • 《两京十五日》读后感

    我读了《长安十二时辰》却还意犹未尽,就读了马伯庸的另外一部书《两京十五日》。 这本书讲的是皇帝的亲弟弟汉王想争夺王...

  • 两京十五日读后感

    看热闹,也看门道 几十个字,让马王爷写出了四十多万字的大部头,非常佩服他的学识,对明史研究之透彻。 虚构的小说里读...

  • 两京十五日

    《两京十五日》是马伯庸创作的一本长篇历史小说。 本书故事源于《明史》里关于朱瞻基的一段真实记载——“夏四月,以南京...

  • 两京十五日

    亲王马伯庸在创作《显微镜下的大明》时,查阅了大量的史料,觉得只写一本书,实在是有些浪费,于是便有了这本《两...

  • 《两京十五日》

    最近这个月才终于翻开这本小说,可是只要一开了头,才发觉根本就完全停不下来。剧情完全牵引着我的神经,我的脑海中一直在...

  • 《两京十五日》

    我记得第一次看马伯庸的书是《显微镜下的大明》,无论是故事本身的引人入胜还是历史描绘的详实,都让我觉得作者是下了真功...

  • 两京十五日

    提要 《两京十五日》是马伯庸创作的一本长篇历史小说。 本书故事源于《明史》里关于朱瞻基的一段真实记载——“夏四月,...

  • 细说《两京十五日》

    1.“据说,人在面对注定的死亡威胁时,不会移开视线,反而会一直盯着。”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电视剧里面的主人公们遇到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套路明显,没有惊喜——《两京十五日》读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wblw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