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绘本讲师21天阅读原创
绘本讲师训练营【49期】5/21阅读原创 《浅语的艺术——为什么

绘本讲师训练营【49期】5/21阅读原创 《浅语的艺术——为什么

作者: 无梦楼缘缘堂 | 来源:发表于2020-03-13 21:19 被阅读0次

    49019—王琳

    前不久,一位佛系爸爸被网课作业逼疯的视频上了热搜。

    爸爸被孩子的作业逼疯

    因为孩子没有按时写完作业,本来的佛系老爸七窍生烟:“都不要做了,明天我把你的老师通通拉黑。”“我要删孩子所有老师的微信,包括体育老师。”“我连晚上做梦都梦见你老师在我床前站了一圈,都问我要作业。”

    在这段特殊的时期,与这位老爸同样感受的家长应该大有人在。去年就有很多“陪娃写作进医院”的新闻,为此还有一个新的名词来形容亲子关系——“远交近攻”,与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还能好好交流,一旦靠近辅导作业就有可能打起来。

    一开始看这些新闻,会觉得好笑。但是同样的事情反复出现,我们就不得不去思考,为什么辅导作业变得这么困难了?是作业变难了吗?也许是的,但最主要的原因,我们是否应该反思一下我们自己呢?

    1.孩子不听话,是因为没听懂

    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家长常常会不知不觉地扮演“权威者”。这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孩子往你面前一站,我们会有种居高临下的感觉。这种感觉会让我们暂时忘记我们要做一个尊重孩子的家长。更何况还有很多家长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孩子还需要被尊重。

    来自网络

    昨天我们去超市给儿子买了几瓶酸奶,因为太长时间没喝过,他喝完一瓶还要喝一瓶,就拿出让他爸爸帮忙打开。孩子他爸一看,表情瞬间变了,大声地对孩子说:“不准喝了,刚刚才喝了一瓶。这么多,难道你想一下子喝完吗?”儿子不依不饶,眼睛一直盯着酸奶,并左右摆动着身体说:“不嘛,我还要喝。”

    每次这种时候,全家都会指望我去说服儿子。我调整好自己的语气,尖着嗓子对儿子说:“哇!你的酸奶看起来好好喝啊!可以和妈妈分享吗?”儿子马上说:“好啊,好啊。我去拿杯子。”等他把杯子拿过来,我就会说:“分享应该放在玩游戏之后,我们先玩游戏,好吗?”最后,儿子成功被我转移注意力。

    很多孩子不听话的情况,真的是因为他听不懂大人在说什么。就像一个大学教授去教小学生,不一定就会教得好。因为他讲的知识有可能太深奥,小学生还理解不了。我们也是一样,我们的生活经验要比孩子丰富很多,说的话也是从我们的头脑中形成的。所以,对孩子而言,就会变得难懂。

    2.要让孩子听话,你要学会“浅语”

    儿童文学理论书籍

    浅语,顾名思义就是浅浅的语言,这种语言是儿童所熟悉的真实语言。

    举一个例子,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他就是一位说“浅语”的高手。据说他每次写完诗,都会拿到街上去询问老人小孩,问他们是否读懂了。如果没读懂,他就会重新写,写到他们读懂为止。

    几乎所有的孩子从小就会背诵: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诗之所以能够让儿童印象深刻,就是因为运用了儿童熟悉的语言。

    2岁多的时候,儿子听我念了几遍后,就会背这首诗。原本我以为他只是记住了,并不理解诗的含义。可是,直到一次我们去公园玩,公园里有一片草地。走到这里,他突然想拉粑粑,我们只好就地解决。他蹲下之后,和草丛的草差不多高,就随口念道:“离离原上草.......”我非常惊讶,一个是惊讶他丰富的联想,一个是惊讶他似乎懂得这首诗的含义。

    这件事情给我很大的启发。我在后面教育孩子的时候,一旦孩子不听话,我就会反思自己的语言,是不是孩子没有听懂?阿渡老师给我们上课时,说过一句话:“孩子的一切皆被允许。”所以,当觉得孩子不好管的时候,我们要反思的是自己的教育方式,而不是去责怪孩子。

    3.最好的教育方式不是讲道理,而是给孩子讲故事

    来源网络

    《绘本之力》的作者之一河合隼雄说过:

    从孩子这一角度来看,日本过于强调对孩子的知识的灌输,认为谁能更多、更早地填塞进知识,谁就会赢,可是孩提时代并不是这样一种形态,而是情感的、感性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

    不只是日本的教育,知识的灌输是所有国家教育的共性。讲道理无疑就是一种填鸭式的教育,可是效果却微乎其微。

    《浅语的艺术》里面也提到说教的问题,林良老师认为:“作家的任务是提供一股‘感性的力量’,因为这恰巧是他这一行所能贡献的最好东西。他把他呕心沥血所‘擒获’的这股力量,充满信心的交到教育工作者的手里,让教育工作者去运用。

    这些作品最终都交到了我们手上,不仅仅是老师,父母也是教育工作者,而且是终身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怎么用这些作品教育孩子呢?很简单,读给孩子们听就行了。但是,千万别在故事的结尾问孩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一旦这样问,就陷入了说教的僵局。我们可以在故事的结尾说:“现在读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和我分享交流的吗?”很多道理,其实就在这种交流中,内化成为孩子的精神。

    教育孩子没有捷径,如果你想走捷径,那将会是最大的弯路。不要试图给孩子讲道理,因为这就是在对牛弹琴。我们要记住的是:

    文学作品的感化力量是很大很大的,但是,如果你要求它“直接从事教育”,它的力量就要变得很小很小了。它会变得苍白,没有生命,什么也不是。                                              《浅语的艺术》

    要想让孩子听话,就用文学作品去感化他们。而绘本就是最好的儿童文学作品。

    莫奈的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绘本讲师训练营【49期】5/21阅读原创 《浅语的艺术——为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wbys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