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吐槽我们这一代人不能吃苦,尤其是我,一点苦吃不了。
我反问她,吃苦的意义是什么?
苦难教育最多的仍然是这一代人的口头禅,我说吃苦没有意义,没必要吃。如果吃苦可以磨练意志,让人顿悟,这种苦头有必要吃的,假如只是让人去太阳底下付出劳力,我是不愿意的。
并非由于我反叛,而是年少时吃过太多这种苦,不仅让我恐惧农活,更是让我长出一手老茧,除了晒得黑不溜秋,和手上被镰刀划了个口子,去医院缝了针线外,除了我不再把麦苗认作韭菜,我并不觉得有什么收获。
也没有衍生出诸如:我要好好学习摆脱这命运,农民是不容易的,我们要珍惜每一粒粮食,粒粒皆辛苦之类的感慨。
珍惜粮食是小时候饭桌上的教育,并非由于繁重的农活,那些口号,特定时代的印记,和我没有任何关系。
我也不想把这种苦难教育宣扬,传承下去给下一代,没必要。
能吃苦是种美德,但不应神化。
苦的形式有很多种,更多人认知是狭义上的,比如大热天工地搬砖,早早起床送外卖接活,这固然是一种,可代替不了全部。
那些顶着巨大压力,一年赚的钱全部交了房租的老板们,看似潇洒,何尝不是在吃苦,要为生计发愁,那些背井离乡拼命加班的苦不苦?通宵达旦熬夜写稿的人算不算吃苦?
并非是身体上的付出才叫吃苦,脑力劳动同样是吃苦,只是苦的方式不一样,不能因此否定所有形式的付出。
没有人生来愿意吃苦,有的苦吃了,结果没有任何变化,这种苦是没必要吃的。除了让你的精神更痛苦,起不了任何作用。
把苦要放到有意义的事情上,就成了苦中作乐。比如种地辛苦,可以把经验放到大面积种植,或者写作上,种田文应运而生不正是一群钢筋混凝土森林里的人们,向往的世外桃源。
如果真让这些人去过一天那种生活,也是受不了的。
苦难可以化作经验,指导前行,却不应该把吃苦当修行,大隐隐于市有很多种方式,不必事事吃苦才叫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