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的一个堂妹今年考上了大学,堂妹的父母都很高兴。按照规矩,家里要摆上几桌酒席,请亲戚朋友和村里的本家人吃饭喝酒。
当然,这些人都不是过来白吃白喝的,都是要随礼的。按照亲疏远近关系随不同程度的礼,多则一两千,少则五百,最少的也要两三百。
其实对于这样的事情,我心里多少是有些反感的。本来考上大学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叫上亲戚朋友一起来庆祝也是挺好的,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件事好像变了味,考大学办酒收礼成了和结婚一样的大事。
其实想想我自己有什么资格反感,当年我考上大学的时候,我爸妈也给我办了几桌,也收了那些亲戚朋友和村里本家人的礼,现在只不过是在还礼而已。
最近这几年,每年随礼都是一笔很大的支出。今天表弟家宝宝满月酒、明天叔叔家的小孙子剃满发,后天本家人的宝宝周岁生日等等,各种各样的礼要随。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次,心里确实挺烦的。
尤其是到过年的时候,不知道亲戚朋友是不是一起约好了,家里差不多可以结婚或者出嫁的男孩女孩,都集中在过年前后那几天办酒。天天烟花爆竹噼里啪啦响。那些天,眼看着荷包一次一次的干瘪下去,心都在滴血,过年回家啥都没干就天天随礼,钱还没孝敬父母多少,就没了。
这几年,农村要随礼的事情越来越多,其实本质上也只是想找个由头,把以前自己随的礼收回来。
但是这样的结果,反而造成了越来越多的礼。而且还有一点,如果能够真的做到礼尚往来也还好说,就怕很多时候亏本了。
如果两家办事间隔时间不长,还可以等额还礼,如果间隔时间长了,那么随礼就要按照当时的情况,而这样的礼往往都是要高出当初的。心里最感觉不平衡的是,自己当时随礼随的多,等到对方随礼的时候却少了很多。
我宝宝办满月酒的时候,有些亲戚随礼的情况让我婆婆很是气愤。当初亲戚家宝宝满月酒的时候,婆婆随了一千的礼,结果对方还礼五百。到现在婆婆提起这事都还一肚子火。
索性这些事跟我还没关系,我也不会去指责别人,但是自己还是吸取了教训,以后除非一些结婚丧葬大事,其他的能不去就不去了,也省的麻烦和那些糟心的破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