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由中国科学院和有关企业共同培育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杂交构树在务川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产业链条,为切实解决我国畜禽饲料短缺的瓶颈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如何发挥杂交构树综合效益,促进杂交构树产业发展,成为相关政府部门、专家和企业关注的焦点。
日前,由国家林业局主办的杂交构树研讨会上,他们就从构树的自有特性对其在造纸原料、畜禽饲料、石漠化和盐碱地治理及城市屋顶绿化等方面展开讨论,并就进一步加强构树产业发展提出意见。

构树:荒漠化的杀手据了解,构树又称楮树,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多为野生,有少量栽培。自东汉以来,构与麻一样,既是制布原料,又是造纸原料,同时构树还有较好的药用价值,并且是良好的畜禽饲料原料。近几年,采用现代技术,对其果、叶、子、果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构树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全身都是宝,可大力开发利用。同时由于构树及其产业具有治理盐碱地和石漠化、加速造林绿化、可循环持续利用、优化农村经济结构等功能,具有良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中国南方杂交构树组培中心的负责人指出,杂交构树的研发工作已经取得重大进展,但杂交构树的培育开发是一个新的领域,开发成本高,市场风险大,社会资金难以主动进入,在发展初期面临的问题和困难,都需要在发展中不断加以解决。构树全身都是宝中国工程院院士郭予元介绍,构树全身都是宝,现阶段市场上也形成了几个不同的产业。首先是饲料,这个被应用得最为广泛。在贵州务川县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构树饲料产业规模,也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据了解,目前位处于贵州的中国南方杂交构树组培中心是全国最大的育苗基地。年生产8000万株苗,产值2.8亿元。2016年4月开始投产的中国南方杂交构树组培中心已经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并引起了全国各地的关注,已经接待了100多个县市的考察团。2017年杂交构树苗木的市场需求不下于20亿株,未来3年,公司的种苗必定供不应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