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什么?当这句话出现在影片开头时,自己的内心微微有所颤抖。虽然知道徐导的电影每次都会有心灵的叩问,但是没想到这句话会出现在不同的孩子面前,让孩子们思考生命是什么
生命是什么?随着纪录片电影对孩子和大人的采访镜头,我也陷入深思。这个问题的答案应该是和每个人生命经历相一致的,于我而言,生命是一种磨砺,是一次次的蜕变,同时又是一次次的回归。人生短短数十年,没有人可以改变生命的自然状态,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是一个向死而生的过程。然而,生命之花又有它的神奇之处,没有完全相同的生命样态,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感受,自己的行动,活出自己独特的生命光彩。
茫茫的戈壁之行,是最好的生命对话的修行。今年的戈壁之行,是提前受到过徐导邀请的,但不巧,因与暑期单位工作的安排相冲突,无法前往。这也许也是我生命状态的一种成长吧,虽未成行,但是感受一直都在。这种感受可以超越空间的限制,使自己的灵魂也行驶在茫茫的戈壁上,在觉醒中,实现自我的对话成长。
每一位参加戈壁之行的人都会获得自我的成长。随着影片的展示,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在被看见。第一天行程结束,复盘中,小章鱼作为队长,不照顾队员,尤其是自己妹妹的行为,受到了大家的不满。说实话,在小章鱼说出,“和大家一起走会很慢,我自己走才能很快到达终点,每个人都是来自己行走的,我为什么要照顾到别人。”我也出现了不认同的情绪。这怎么可以,作为队长,一定要有为大家的奉献精神。几位家长,虽然没有直接指责,但是纷纷通过自己的表达,来引导小章鱼去做一个看到队员的“好”队长。但是敏感的小章鱼怎能感觉不到大家的指责?她的情绪开始出现对抗,甚至说出了,“你们管好自己就行了,不要管我!”章鱼老师开始护孩子,为孩子辩解。我当时的感受是,孩子这样没礼貌的和大人讲话,要是我是孩子的妈妈,一定会先说孩子一顿,让她尊重阿姨,不能讲不礼貌的话语。可是,章鱼老师并没有这样说,她一直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孩子的感受,替孩子发言。“她既然这样做,肯定有她自己的道理,是否正确,我相信她的心里会进行权衡,我相信她,我愿意让她去经历......”。双方的冲突出现,何对何错,没有定论。但在大家的争论中,我有了属于自己的觉察。每一位有责任心的家长都会时时关注孩子的行为表现,然而不同点在,有一些家长可以在聆听和陪伴中引导孩子成长;而有些家长会把父母的身份当成上帝赋予的尚方宝剑,对孩子可以随时进行批评教育,更有甚者对孩子拳脚相向。
第一天的复盘冲突非常严重,作为大人,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到底应该如何做好陪伴?这应该是复盘留给每一位观影人思考的问题。
行动继续!对孩子教育的方式,对与不对,交给时间进行评判!每一个孩子都很努力,尤其是在和父母分开走以后,即使再累,每一个孩子都不选择坐车,选择接受挑战。队长小章鱼通过对讲机询问大家的行动情况(她走的快,早已经和大家分开),并不停的提醒大家不能坐车。行动在改变着小章鱼的想法,我们不用心急,在经历中,她会有自己的感受和成长。
后半段,我的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在一个个性强烈的小女生和一位眼睛不敢直视前方的13岁男孩身上。女生是第一天复盘时,批评小章鱼的那位爸爸的女儿(到影片的最后,我才知道。整部影片,爸爸和女儿好似零互动)。女生的眼睛里写满了她的独立与倔强。男生是第一天复盘时,首先对小章鱼提出不满的那位妈妈的儿子。
女生说爸爸从不顾忌她的感受,有很多事情,给他说很多遍,他都不听。最可笑的是,他自己做有关养生方面的生意,而自己却不爱惜健康,做不到养生。女生在爸爸面前完全封闭自己,同时也好似在所有人面前封闭自己,毫无表情。无论是在爸爸总结发言,不停的表扬弟弟,对自己只字未提时;还是在爸爸握着她的手,在她面前泣不成声时,她毫无情感的回应。甚至在爸爸要拥抱她时,她竟赶紧做出了躲闪的动作。
男生知道自己不敢直视的原因,从小爸妈都非常强势,让他做这,做那,他从来都不敢反抗。甚至出现了在父母面前畏手畏脚的状态,他不敢看妈妈的眼睛,那样会让他感到恐惧。虽然现在妈妈变的好多了,但是他发现自己不敢直视前方的行为已经成为了习惯。
什么是生命?什么是陪伴成长?在每一个鲜活的生命面前,反思自己,对孩子是否有过聆听和看见?多少次,在孩子的想法还没有说出来的时候,就被我武断的判了死刑。没有心与心的交流,我如何陪伴孩子成长?
聆听陪伴成长,《生命之旅》这部影片给了我很深的感受,我会带着这份反思和感受去做好孩子生命和自己生命的陪伴者。
生命是一种自然的行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