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不爱发朋友圈的人。
在我看来,喜欢发朋友圈的人动机都是很强烈的。无非是:炫耀、攀比、以为能帮助别人、彰显自身价值。
分享不是社交,是打扰。
突然墙裂推荐的一篇文章,可能会打断我的工作节奏。偶尔瞥见的艺术品展览,或许会让我自惭形秽。
很多事情,都是我之蜜糖彼之砒霜。所以每每在微信里看到好东西,我都是自己读完就好,从不打扰。
若真是遇到什么有趣的事儿想聊聊,不如周末约三五好友出来,在咖啡馆里畅谈一个下午。
-01-
信息洪流的时代,每个人接触的信息实在太多了。
小红晒结婚证,我会想,唉哟,要结婚了,我该准备多大红包呢?
小明秀了和明星合影,我会想什么时候才能见到我最崇拜的大老师?
小芳Po出了去澳洲的旅行图,我想起了自己曾经在瑞士滑雪的潇洒时光,落寞评论“珍惜吧,以后就很难有说走就走的机会咯”;
小丽又报名了一个活动找到了寒假实习,我也想起还停留在大二时期没有更新的简历;
久而久之,看到朋友11月新增的书单,我都会惶恐:什么时候他也热爱读书了?
想太多而做太少
不进步就会产生焦虑
看不见自己
这是信息泛滥的3个弊病。
这么下去,我迟早被信息洪流淹死。
因此,我决定做减法。
-02-
每天我的手机都会收到一大堆消息提醒。
早上,勤奋的罗胖一大早准时发来语音,陪伴我渡过起床后出门前的慌乱时光。
九点,支付完公司门口的煎饼果子,贴心的招商银行立刻告诉我“您昨天早上已支付过相同数额的商品,根据您目前的经济状况,明天建议您只喝一杯粥。”
中午,某酷视频根据我的喜好推送了一条“直击缅甸北部武装激战现场”,嚼着快餐的我一脸不屑,小爷的流量还要留给晚上的papi呢。
下午,我最喜欢的几个购物网站,纷纷表示抗议,优惠券都给你了,怎么还不来。某宝:我的优惠大、某东:我买一送二不掺假、某会:特价好货,仅此一天哦、某皇叔:海外尖货,值得拥有。
即使在拥挤的地铁上,我也能感受到喜马拉雅FM的友情提醒:兄弟,该听书了。
眼下,我们可选择的实在太多太多。
每个卖场都希望我们去购物;每个公众号期待我们浏览;每个App都想方设法刷存在感。
听过这样的观点:比金钱还宝贵的是时间,比时间还宝贵的是你的注意力。朋友圈的深度好文、微博的小道消息、App的重磅更新,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在悄悄地偷取你的注意力。
偷?好难听啊,感觉怪怪的。鼓励你读书、健身、旅行,帮你变好的App怎么能说是偷呢?
那就叫“窃”好啦。
有了这群窃贼,你会在刷完朋友圈微博后发觉,呀,竟然5点了!
有了这群窃贼,你会发现别人好厉害啊,我一定要多看这样的文章。
有了这群窃贼,你会发现哇,别人家的工资居然这么壕,别人的生活居然过得这样好,原来选择真的比努力重要...
你的精力被窃取,你的思想被填埋,你再提笔写一篇文章时,会不自觉地说出,“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尴尬的是,你自己写不出这样的文章,甚至已经忘了在哪个收藏夹里了。
如果你想毁掉一个人,我倒是有一个不错的方法:
不断地给他填充各种各样的信息,给他许多新鲜事物,让他知道“好奇心是保持生命新鲜感的重要工具”,让他去体验,去旅行;给他读各种各样诗意的故事,让他知道“这世界有人用你梦想的方式活着”,让他去辞职,去快活;给他各种get新技能的方式,告诉他成为一个厉害的人要走哪些路。
当他做一件小事情,注意力要被分散3-4次时,你的目的就达到了。
当他开始抱怨进步太慢却又在不断羡慕别人时,你就成功毁了他了。
雄心万丈,躺在床上。卒。
-03-
信息洪流是条河,每个年轻人都必须“过河”,让注意力过河。
人的一生也像渡河。有人在乎过程,有人在乎结果。有人不知道自己在乎什么。第三类人,就是注意力窃贼的作案对象。
注意力窃贼们拼命地塞给他们干货、技能、新鲜感,以掩盖偷取注意力的事实。最后什么都做过了,什么都没做好。过河时也亦步亦趋,不辨方向,不知深浅。
悲哀。
无论重视过程还是结果,过河时最应该有的品质是自制力。自制力就是不被信息洪流冲跑的根、锚。
有了它,你就能够断舍离,能控制自己,能向着一个方向坚定走。能够在别人说东南西北有船时,自己还徒步过河。虽然或许会没那么快渡河,但必定领略到他人不曾注意的细节和风景。
刘瑜说,论他人即地狱。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域。既然花时间看了这篇文章,就多多少少要有些收获。
你要知道,这是个“总有刁民想害朕”的年代,有许多窃贼把你当成目标群体、受众、消费者、用户。要想不被“窃”,就自己主动找找,自己总结总结。这些让你感觉麻烦的事情,才真的有必要去做,有价值去做。
你要知道,朋友圈里没有深度好文。自己需要,然后主动寻找的,才是深度好文。
活成自己的样子,祝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