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

作者: 阿拉比卡纳 | 来源:发表于2021-05-27 17:32 被阅读0次

    第四周阅读感悟(一)

    《我们内心的冲突》是20世纪最重要的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之一卡伦 霍妮的著作。精神分析认为,6岁以前是人格发展的关键阶段,心理疾病由重到轻分为:精神病、人格障碍和神经症。精神病是1岁前的养育出现问题;人格障碍是3岁以前的养育出现问题;神经症是3到6岁的养育出现问题,创伤越早,问题越严重。我们通常说的焦虑症、抑郁症就属于神经症的范畴。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些神经症。

    心理学家从哪里入手研究人的心理疾病呢?弗洛伊德重视性和攻击性这些动力,霍妮属于精神分析学派里的“关系派“。“养育”就是父母与孩子的关系。

    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孩子调皮,母亲打了她一下,不重但表情非常严厉。挨打的孩子没有哭,转身拿来自己最心爱的积木,小心翼翼地对妈妈说:“妈妈,这个给您。”这是孩子害怕,母亲不喜欢她、不爱她,就用牺牲自己的玩具、讨好妈妈来维护自己的安全感。

    霍妮说,想要解决内心的冲突,首先要明确自己想要什么,内心的真实感受又是什么,第二是人能建构一套自己的价值体系,第三作出选择,第四能为结果负责;第一点我觉得非常困难,从上面的例子中,这个孩子被打的恐惧、愤怒都被压抑了,她无力去照顾自己的情绪和需要,要去讨好母亲,长大后可能会发展成讨好型的人,渐渐只关注别人的期待,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也说不出自己的感受,自尊感会很低,觉得自己没有价值。

    书中提到”基本冲突是神经症的核心驱动力,服从型的人,生命底色是对父母的怕,对抗型的人感受环境的敌意,希望自己强大和报复;隔离型的人不想讨好也不想对抗。而这三种解决方案都会加剧内心的冲突,越解决越绝望。内在冲突还会导致采用理想化(自视甚高或自我贬低)、外化(认为问题在自身之外)、虚假和谐这三种情况。未能解决的冲突导致恐惧、人格萎缩、绝望和虐待倾向。

    本书的语言很通俗,有很多现实的例子可以看到饱受神经症摧残的人的内心的纠结,其实也是我们每个人的纠结,因为霍妮的年代还是精神分析大行其道的年代,神经症的解决似乎还是依赖心理专家的思考理解和表达,在我看来,人本主义心理学治疗精神病的效率可能更高。总之,人要从冲突中突围,是不容易的,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毕竟0-6岁已经在我们潜意识太深太深的地方了。

    张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wrds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