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见到兰花的一瞬,我惊住了。虽然明知道不是一样的兰,何其相似的姿态,还是给我吃了一惊。
喜欢兰花,不仅仅因为它的形体美,还喜欢它高雅脱俗的气质。它叶形优美,花瓣通体一色,洁白透香,玉质凝膏,腻如蚕肤,更显清丽雅致之气,纯真质朴。兰花禀天地之纯精,幽香清远,素洁脱俗,不与桃李争艳,不因霜雪变色,清气悠长不媚世俗。除了花蕊,最有风骨的是那叶片,状似蓑草枝枝向上,修长劲健,滋润光泽。清雅幽兰为飘逸翠叶所衬,悬诸于涧石之间、之上,怡然自得;或陈于厅堂而不炫不亢,根叶紧凑,叶叶舒张,各具姿态,各有风骨。比起多数人爱它花叶的缘由,我更喜欢的是它索居环境的随遇而安。不挑不捡,石涧、草丛、幽谷、崖头,所有你可能意想不到的地方,都会有清丽不俗的身影。
和它的每一次遇见,都会让我这个俗世的人,好一阵子震撼,心灵上的。因为太俗,俗烂了,曾经,自己也千方百计的弄来一株兰,想大刀阔斧的精心、近距离的伺养一回。后来因为太过小心,太勤于翻弄,烂了根,死了。那次实验,对于它的死,只差写文哀痛一回。养过许多花花草草,从来没有那次比得上兰花的死带来的伤痛,大概欢喜的紧,已故失殇越深吧。
现在正是兰花欢开的季节,我深知因为人们的喜欢,总有好事者务做、贩卖,于是既使有少见的花卉市场开市,也总是绕着走。好比某年三月的某个午后,突然收到一友人的语音简信,温暖,声色清扬。虽然联系过很久,一直用文字,一直都不愠不火,不咸不淡,基于互相文字或者人格的欢喜,语音是绝无仅有的一次。所以我便知道,说再见的日子该是来的时候了。果然,那次联系之后,再去各种途径的找 ,都无从得遇。以后,我便少了一个可以鞭策、激励、可以直言不拘的诤友;可以切磋学习的文友;照见自己粗鄙的镜子。我懊悔自己的怯懦和可笑的坚持,往日里来往互欢,人家女子偶一热切的期望,被自己用没有任何色彩的键盘文字,敲击的七零八落,原本矜持难破的勇气,遇见自己冰墙一般的屏幕,一阵升腾,转日雾化,再也不见。
一个如兰的女子,在自己的文字里如此述写不甘:江南女子,似白杨般孤傲挺拔;更如兰花,不拘幽谷索居,素洁如兰,寂寂欢喜,默然开放。对自己决绝的鞭辟:明天,如果我还有文字,它除了有兰花马蹄莲的孤寂、青草野花的芬芳,还有耕牛颈部被缰绳勒出的血腥味道······
一种高洁的植株,即便欢喜,只要能够远远的欣赏,不惊不扰,各自安然,蓬勃的适生在自己的环境里,又怎么会有后来的殇呢?推及及人,大概也是这样吧。
久不更文,絮叨一下曾经的一种感概,如此而已。爱好之意人皆有之,栽种花草,屡载屡死,屡死屡载,因为爱好和不甘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