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看书到饱和状态时,我就想盖上书本,独立思考。
对,现在就是这时候。
(不一定全正确)
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我的立足点是:唯心论,唯物论。两者都只是工具而已,不是普遍目的。
前者强力说明内在世界的决定,导致心身二元,肯定人只是思想,降低了身体存在。我喜欢概括它,叫做身属于“心”,而不是身归身,心归心,我们可是一个整体。(所以,我倒像是身心一元论)
后者对物质决定功能,对,很正常,人有能力做什么什么,有什么什么能力。很对啊,我们能思考,异于其他生物吧?我们能制造工具,异于其他生物吧?我们能异性恋爱,而不是单纯xing爱,异于其他动物吧?我们能聚集在一起,共建美好社会,异于其他生物吧?等等等等,可举例说明多不胜数,只要是专科,都能列举。
但是,它们能让我们怎么面对生活呢?
前者认为我们人,只是思想,那我要为思想做什么?
后者认为,我们只是有什么什么功能,那谁能完整发挥?(达摩祖师精通少林七十二绝技?)
前者的分裂,后者的宽阔。
我更喜欢普遍的定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叫做人是有良知的动物。
良知是什么?
对善的要求
善是什么?
我与别人之间适当关系的实现
如何适当?
1.内心感受要真诚
2.对方期许要沟通
3.社会规范要遵守
普遍定义,局限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执着。不用说什么人只是思想;人有能完成功能的能力。
太窄强众所难,太宽难以实现。
太理想叫做虚幻
太宽松叫做无尽
我喜欢普遍的适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