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992535/2c0dfb87eae8ff5e.jpg)
很久没有写影评,总觉得那些用力表达观感的文字太入戏了。电影,终归不过是艺术打造的一个梦而已。今天才知道,看过并且印象挺好的《阿甘正传》《贝奥武甫》《云中行走》《荒岛余生》《恐怖蜡像馆》都是同一个导演的作品,为了第一次记住罗伯特-泽米吉斯大名,可以写一篇影评。
只谈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玛丽安到底是不是被迫卧底在马克斯枕边?
答案:不是的,玛丽安不可能是在德国间谍到伦敦找到她被威胁才被迫背叛马克斯的。
1.玛丽安本身就是德国间谍,她替身已被处死的法国间谍,在卡萨布兰卡与马克斯接头,与马克斯携手“刺杀”德国大使,包括数次色诱马克斯,目的都是为了随马克斯潜入英国情报机构。
2.玛丽安不可能突然黑转红,在感情方面,她比马克斯经历得多得多,没那么容易被爱情冲昏头脑。
3.德国情报机构不可能付出在这么大的代价,设计这么大的局之后,还得苦苦寻找玛丽安才能继续实施原定的计划,即让玛丽安从马克斯处刺探情报。
4.即便她真的是被威胁,马克斯夫妇毕竟是在盟军大本营,他们有一百种方法请求同志们帮助。
5.如果玛丽安真的那么无辜,她没必要在最后吞枪自杀,胁从犯认罪态度好些争取个宽大处理是完全可能的,之所以自杀是明白大势已去,在劫难逃了。
第二个问题:V部门对待马克斯夫妇可能双双叛变的可能的应对够谨慎吗?
答案:是的,很谨慎。
V部门领导明确告诉马克斯,如果玛丽安中圈套发出了假情报,就可确认她的身份是德国间谍,而如果马克斯不执行“靛蓝”操作亲手杀掉玛丽安,就判定其也犯了叛国罪。另一方面,领导又对马克斯的拒绝相信表示理解,说如果玛丽安没有发出假情报,以后就不再提这事了。
两段对话都非常好理解,似乎都很在理。问题是,既然V部门已经怀疑马克斯,怎么会把确认玛丽安身份的事寄托在需要由马克斯去实施的行动上?
V部门已经不光是怀疑玛丽安,而是基本确定了玛丽安的身份,但他们可能还怀疑马克斯。所以虽然马克斯违反规定自行去调查,但领导并没有很生气,更多的是同情,而且应该是终于放心了。
马克斯上司一开始就说马克斯是个傻瓜,暗示了这个结局,“靛蓝”程序的存在,也说明了这事不新鲜。马克斯最后准备驾机带玛丽安逃走,多辆汽车迅疾赶到,说明组织一直在密切监视他们。
第三个问题:玛丽安到底是不是真心爱马克斯的?
答案:是的,有真心。
1.首先,导演想告诉我们她是真心的,最后那段柔情的写信倾诉就是明证。
2.正所谓一夜夫妻百日恩,间谍们再怎么十八般武艺,久经训练,终归也还是人。玛丽安在德军飞机轰炸中的断壁颓垣中生产安娜时,她大声对马克斯说她发誓这就是最真实的自己,这应看作真情流露。
3.玛丽安们本来可以享受正常的爱情、婚姻和甜蜜的幸福生活,是战争把人性变得更复杂了,但战争终归不能完全抹杀掉人性。
我感觉玛丽安后来的心理状态是,不再去思考是与非,也很少去思考效忠领袖,只是小心谨慎地活着。在卡萨布兰卡的沙漠里,在那场漫天黄沙的车震前,玛丽安对马克斯说,战争之后她去哪里并不重要,从马克斯的角度理解,这可能是她对即将执行危险任务有可能不能生还的悲观,实际上是她已经对未来失去信心了。
观影过程中,最让我担心的一段是:玛丽安已经觉察到丈夫被V部门领导约谈回家当晚的异常,会不会就不再发送那天的情报,以她的专业和敏感,她完全可能猜测到。而马克斯又相信了玛丽安是被迫的。玛丽安会不会突然对马克斯动手再逃离英国,或者杀死马克斯后伪造现场再扮演无辜?
结果发现是自己想多了,马克斯,这个男人,这个可怜的男人,最后还是决定要自己查清楚这个事,他要妻子亲口告诉自己事情的真相,因为他太痛苦了。当玛丽安给了她一个回答后,他立刻相信了并且原谅妻子,并为了妻子选择继续冒险,冒着可能背叛祖国的危险,要带着她和女儿逃离英国,因为他太爱妻子了。
PS:忘了说电影名称,电影中文译名《间谍同盟》,稍显俗气,原名《同盟》倒是更简单贴切。照片为剧照。标题为套用《史密斯夫妇》,看过这电影的朋友懂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