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T
1、二战中,贝尔的香农提出的信息论,信息论是整个现代通讯的基础;
2、Unix操作系统和 C 语言的发明人汤普生 — Ken Thompson;
3、在工业史上,一种新技术代替旧的技术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生最幸运之事就是发现和顺应这个潮流。投资大师巴菲特在谈到上个世纪初他父亲失败的投资时讲,那时有很 多汽车公司,大家不知道投哪个好,但是有一点投资者应该看到,马车工业要完蛋了。巴菲特为他的父亲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而感到遗憾。
4、贝尔实验室不仅在通信领域长期执牛 耳,而且在射电天文学、晶体管和半导体、计算机科学等领域领先于世界。它著名的发明除电话本身外,还包括射电天文望远镜、晶体管、电子交换机、计算机的 Unix 操作系统和 C 语 言等等。此外,贝尔实验室还发现了电子的波动性,发明了信息论,发射了第一颗通信卫星,铺设了第一条商用光纤。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贝尔实验室不仅仅是信息领域科学家的首选工作单位,也是基础研究领域学者趋之若鹜的地方。那个时代进入贝尔实验室的人是很幸运的。如果是个人物,他可以成为业界的领袖,甚至得到诺贝尔奖、香农奖或者图灵奖
5、互联网对朗讯的冲击也是同样的。在互联网时代,世界上对数据交换设备的需求渐渐超过对语音交换设备的需求。前者是新兴公司思科(Cisco)的长项,而后者才是朗讯的强项。思科战胜朗讯,又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
蓝色巨人(IBM)
1、1997 年,IBM 的超级计算机深蓝(Deep Blue)和有史以来最神奇的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展开了六盘人机大战。
2、在很多人的印象中,IBM 仅仅是一个大型计算机制造商,并且在微机和互联网越来越普及的今天,它已经过气了。其实 IBM 并没有这么简单,它至今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服务公司(consulting company)、第二大软件公司、第二大数据库公司。IBM 有当今工业界最大的实验室 IBM Research(虽然其规模只有贝尔实验室全盛时期的十分之一),是世界上第 一专利申请大户(以后我们还要讲 IBM 对专利的态度),它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开源(Open Source )的 Linux 服务器生产厂商。
3、早期的 IBM,产品主要是一些用于管理的机械,诸如打孔机,制表机等等,服务对象是政府部门和公司。IBM从那时起,就锁定了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为它的主要客户,直到今天。很多人奇怪为什么第一个开发出主流 PC(即以英特尔处理器和微软操作系统为核心的 PC)的 IBM 没有成为PC 之王。实际上,它的基因决定了它不可能领导以个人用户为核心的 PC 产业。
4、社会的需求对科技进步的作用要超过十所大学。
5、美国研制计算机的直接目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为军方计算弹道的轨迹。
6、冯·诺伊曼 - Von Neumann、毛奇莱(John Mouchly)、艾科特(Presper Eckert);
7、冯·诺伊曼是今天运行程序的电子计算机系统结构(architechture)的主要提出者,这个被称为冯·诺伊曼的系统结构影响至今;
8、小华生对世界最大的贡献不是将 IBM 变成一个非常成功的公司,而是将计算机从政府部门和军方推广到民间,将它的功能由科学计算变成商用。这两条使得计算机 得以在公司、学校和各种组织机构中普及起来。
9、六七十年代的主流高级程序语 COBOL(Common Business Oriented Language) 就在这个背景下诞生了;
10、2005 年 IBM 将个人电脑部门卖给了中国的联想公司,IBM 彻底退出了个人电脑的舞台。
11、当时 IBM 为了以最快速度推出 PC,连操作系统都懒得自己开发,而是向其他公司招标。IBM先找到了DR公司(Digital Research),因为价钱没谈好,只好作罢。盖茨看到了机会, 他空手套白狼,用七万五千美元买来的磁盘操作系统 (DOS),转手卖给了 IBM。 盖茨的聪明之处在于,他没有让 IBM 买断 DOS,而是从每台 IBM PC 中收一笔不太起眼的版权费。而且,IBM 和微软签的协议有个很小的漏洞,没有说清楚微软是否可以将 DOS 再卖给别人。盖茨后来抓住了这个空子,将 DOS 到处卖,IBM 很不高兴,告了微软好几次。因为在大家看来这是以大欺小,IBM 得不到别人的同情,从来没有赢过。(在美国,以大欺小的官司常常很 难赢,而且即使赢了,也不可能得到太多的赔偿,因为小公司没有什么油水可榨)。
12、到八十年代末,由于微机性能每十八个月就翻一番;
13、1993 年,从未在 IBM 工作过的路易斯·郭士纳(Louis Gerstner)受命危难,出任 IBM的首席执行官。他成功地完成了 IBM 从一个计算机硬件制造公司到一个以服务和软件为核心 的服务性公司的转变,复兴了这个百年老店,并开创了 IBM 的十年持续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