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周从小是个犟丫头,好像从来就学不会低头。在她眼里的世界,似乎不是黑就是白。
偏执又认真,孤傲偏偏还忠诚犯了错,妈妈打断衣架也听不到她服软,即使自己心里已经认错了几百遍;揽了活,整天忙得焦头烂额也不知道寻求帮助,哪怕了然有别人的帮助难题会迎刃而解。
有时候她也想改,但是每次遇事的时候,情感总是先于理智做出了行动。说通俗了,这不是倔,这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不过幸好,知周遇见了很多好人。这些人出现在她的生命里,教会她去爱,也享受被爱,然后转身离开。知周在这样的环境里,渐渐的学会了和世界和解。
partⅠ
知周有个很要好的发小,是她最初写文章的启蒙老师,也是她看着她一点点成长起来的人。所以她喊他师傅,她很崇拜师傅的文章能经常登报,对天文地理好像都无所不知。比起自己其他跳脱的发小,简直算厉害的不得了了,所以知周对师傅亦步亦趋。
知周努力的写文登报,努力学习登上光荣榜,为的就是让自己变得和她师傅一样优秀,变得很优秀然后能够让身边的人也以她为荣。
她以一个聒噪的小徒弟身份一直跟在师傅身后,所以对后来偶然发现师娘的存在,知周简直比自己找对象了还要激动。
对待师傅的矢口否认,知周开始语无伦次的让师傅别再掩饰,没想过师傅会恼羞成怒认为自己在窥探他的隐私。为了阻止消息的再散播,师傅对知周说出了“友尽”这个词,他说这件事到此为止否则后果自负。
知周一直没有道歉,她想不明白为什么师傅会是这个反应,他不开心吗?她明明没有做错,于是形同陌路这个词第一次出现在了知周的人生里。
知周其实挺委屈的,师傅有人陪了她打心里开心,因为师傅不会那么孤单了,只是可惜了阿。
他们好像认识很久了,却在三十分钟里匆匆的告别。假装面无表情擦肩而过的戏码知周早就领悟了,她从那个时候开始拒绝身边每个人的不告而别。
千山我就独行吧,不必相送partⅡ
第二个真正打乱知周生活节奏、来了又走的人,是高山。
高山是一个很神奇的存在,带着箫穆和她为非作歹,为所欲为。他们能为了哈西的美食花近百的车费去吃好吃的,等快关寝时就在安静的校园里狂奔;能因为知周的一句想喝酒,三个人就无所顾忌醉倒在松花江泊在岸边的小渔船里,在中央大街冰冷的石板路上;能因为箫穆要去旅行的愿望,计划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漠河行,甚至做好了以后走遍南北的规划。
高山就像是一个大哥哥一样,包容了箫穆和知周所有的不满、愤慨和抱怨,给了她们他能给的最温暖的胸怀。
不过很可惜的是,原本以为能长久同行的人,结果提前朝她摆了手,知周遭遇了最不能接受的不告而别。面对高山莫名其妙的删除了所有联系方式,她一下还反应不过来。其实知周很想一个电话打过去破口大骂,或是质问高山怎么可以不顾别人的感受,但到了最后,知周的内心汹涌到底归为了平静,她什么都没说。
人生海海,总要允许有人离开,才能赶上更好的相遇,这个道理知周明白,她说:我理解,但是我不接受。
知周觉得自己不会再回头看的,毕竟念念不忘也不会有什么回响,她很感谢高山教会她要独立,不去依赖他人。她消沉了一段时间,还装模作样地把这段时间称作是沉淀和成长。
后来高山给她打过两通电话,可能是想通了,语气里的示好很明显,而知周则用故意的客气和疏离成功的捍卫了自己的原则。
晚上的时候,她梦到了高山,梦到高山就站在她和箫穆旁边,安慰她们别哭。知周醒来的时候愣了很久,那是她那么久以来第一次梦到高山,都说梦里遇见的人,醒来就赶紧去见他,知周忽然觉得以前那些事都没关系了,决裂不决裂的有什么呢,像小孩子一样闹脾气是最没有意义的事了。
她想起梁实秋的那句话: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无论风雨多大我都去接你。
怎么说呢,生活最迷人的地方就在于它从来不按常理出牌。友谊这个东西已经被世人捧得太高了,其实它跟永恒没有太大关系。遇到能让你付出的事物或者人,都是一种运气,能遇到,就该珍惜。
知周明白过来,每时每刻的自己都不会是前一刻的自己了,那些曾吵着要浪迹天涯,要不念过去的人,如今都热衷于在家门口循规蹈矩了,我们每个人终归都是要与世俗讲和的。于是知周放下自己的偏执和幼稚,主动拥抱了成长,她勇敢地伸出了手,算是从此和这个世界握手言和。
无论你遇见谁
他都是你生命里该出现的人
都有原因 都有使命 绝非偶然
他一定会教会你一些什么
喜欢你的人给了你温暖和勇气
你喜欢的人让你学会了爱和自持
你不喜欢的人教会了你宽容和尊重
不喜欢你的人让你知道了自省和成长
没有人是无缘无故出现在你生命里的
每一个人的出现都是缘份
都值得感恩
--释迦摩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