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轮回,是为了疗愈》,以及看到网友们的留言,意识到我们的一些习惯及情绪是由于以前(童年)的事情导致的结果。
不妨看看这些例子:小时候特别想要的旅游鞋父母没满足,长大后自己赚了钱,不管能不能穿得完,遇见喜欢的鞋子都要买两双,结果专门空出一个房间来放鞋子。还有另一个读者分享她的故事,有一个夏天天热她没穿裙子结果被妈妈打了一顿,从此很少穿裙子,即使结婚成家后,只要她妈妈去她家住,她发现自己都不敢穿裙子。
我审视自己,突然想清楚了困扰我多年的问题。
从上初中后,自我意识发展起来,我注意到自己经常不耐烦。一直到参加工作,这种不耐烦表现为,当别人问我特别简单的事情或者在一段时间内反复问一个问题时,我经常忍不住说出或语气神情中传达出“连这个都不懂”、“不是之前就已经跟你讲过嘛”的信号。
我一直讨厌这样的自己,从初中时候觉察到自己这样的习惯,我就一直说要改变自己,想要自己变成温和有耐心的人。但是越想改变越痛苦,直到现在。
读了《轮回,是为了疗愈》,突然想到自己小时候发现“六”还有另一个读音“lu”,六安,飞跑出去将这一重大发现告诉给妈妈时,妈妈对我说“你连这都不知道?”以及其他几个模糊的情形,都是在我自己发现新知识点时,被爸妈不以为意,嗤之以鼻。我隐约记得自己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一股气堵在喉咙,暗暗发誓:以后再也不告诉你了。
按照武老师的说法,我对别人所提简单问题时不耐烦以及反感,是将自己所受的创伤投射给别人了。当觉知到这种行为及情绪背后深层的原因后,我想我应该能够彻底改变这一行为,变得耐心。
还有另一个我特别想改变的是自己的“固执己见”。我的好朋友们说我容易钻牛角尖,目前来看,我是承认的。
以前与人讨论事情,特别容易坚持自己的“主见”,觉得别人的所想所做是错误的。直到后面逼自己多看书,渐渐打开了自己的觉知,每个人的观点想法都是源于他们的生活环境,知识及认知水平,千人千面,每个人都有发表自己观点的权力,如果一言堂,很容易出现“言路堵塞”,到最后愿意给你拨云见雾的人都没有了。这是与人讨论的方面,我改变了很多,不再“据理力争”。
而在做事方面,我依然陷入“不撞南墙不回头”的窠臼。如我参加工作后,花了三年时间在下班后读世界历史,想要攻读这方面的研究生,到最后败北,才醒悟自己的这番努力很大程度上,是失败的投资,回报率很低,对自己的职场帮助细微。意识到自己这次行动从最开始就不是最优选择,是因为朋友推荐给我一本职业学业规划方面的书,而在此前,早有年纪较长,社会阅历丰富的人对我旁敲侧击过,说我所选的专业对我的工作没有多大帮助。如果能够不固执己见,认真听别人的分析,加上自己的判断,可能更容易走在正确的路上吧。
想要改变自己,甚至是重新组织自我,我想多读书,多参加活动以及交朋友(打破同声同气的交际圈),是很好的方法。因为你很有可能会因为一句话,一个人而改变。
愿我们都走在越来越好的路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