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财富自由之路》中说:在价值观养成过程中,最应该小心回避的陷阱只有一个:以偏概全。
造成以偏概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样本量不够。譬如,“我问了身边的人”,得出了一个结论,那你问了多少人呢?
看到这个,想起来了以前学语文时,一种语法错误就是“以偏概全”,瞬间觉得,原来这个理念以前是学过的,只是没有用起来。
以偏概全,可能以某一个部分的特性,去概括整体,也就是不能完备地进行归纳。
最近听了 归纳法 和演绎法,归纳法是有漏洞的。而演绎法,也就是有个大前提,小前提符合大前提的条件,得出一个结论,相对科学些,但大前提的得出 也是用了归纳法。
在生活中,以偏概全的事情很多。譬如,以自己的感受和认识,去推测别人也是这么想的;以为自己的需求,是所有人的需求;以为自己看到的几个案例是这个现象, 那就推测那一类人也是这样的等。
那如何做到不以偏概全,一点就是要 多看看,看得广了,可能会看到更多真实的东西,减少因为自己见识少带来的局限性。
还有是要有批判性思维,对自己对别人都一样,可以多问几个为什么,很多事情是经不起5个“why”的提问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