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保险的出现让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互联网了解保险,咨询保险,主动购买保险,而互联网产品的便宜,性价比高也让很多以前觉得保险是奢侈品的普通人,有了拥有保险的机会。这真的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抖音,公众号,头条上很多宣传保险的内容,如果你仔细去看,就会发现一些平台上的广告是这么写的“储蓄保险就是坑”“重疾险要买就买消费型”。这些标题中出现了两个重要的名词,储蓄型重疾和消费型重疾。
按照保费是否返回,我们把重疾保险可以分为储蓄型重疾和消费型重疾。我为自己和家人配置的重疾保险中,这两种都有。在我看来,两者的组合才是最完美的。它们两个就像八卦的阴阳鱼,都有凹进去的坑,也有凸出来的峰,两者结合才会圆满。
消费型的重疾和定期寿险在保障期内如果没有发生疾病和身故,保费是不会返还的,就像汽车保险一样。保费的投入就是沉默成本,有去无回。购买的就是纯保障。这种类型的重疾险优点就是保险期限越短价格就越便宜,投入同样的保费能够买到更多的保障。
储蓄型重疾投出去的钱不会消失,持有时间越长回来的越多。它是一种资产,是未来的被动收入之一,富人思维是不断的增加这样的资产,是比其他任何投资理财更加安全稳妥和更长期确定的投资。而一些平台上诟病的也是这一点,认为储蓄型的重疾的储蓄功能就是一个大坑。
为什么是坑呢?我总结了以下,他们的理由大概有以下两点。
1.他们用IRR函数计算收益率,然后得出的结论是储蓄型的重疾多投入的保费收益还不如自己做理财。在数据面前,确实发现,长期30年,40年的收益与自己操作的收益比起来一点都没有收益。可是我们考虑一下以下几个问题,你就会发现自己与保险公司相比,到底谁靠谱了。“他们是否真的会连续20年定投转存节省下来的保费?”没有强制投资的措施,有几个人能够严格自律?是不是绝大多数过过嘴瘾,现实自己自电子表格中精湛的计算能力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制度和自己,谁能帮助我们把钱留下来?
2.说若干年后,通货膨胀那么厉害,保险的现金价值就不值钱了。想想确实是这样,猪肉那么贵,CPI那么高,以后钱不值钱了。这样贩卖“通货膨胀”的焦虑,让那些连理财的时间精力都没有的人胆战心惊呀。可是问题是,他们能够找到什么抵御通货膨胀的投资和全人类的系统风险对抗呢?
其实抵御通货膨胀是个伪命题,要跑赢它也是一个不确定的事儿,因为高收益才能跑赢通胀,但也意味着更大的风险,普通大众是无法保障稳赚不赔的。那么你就会发现,这些平台说的“可以自己理财投资,收益高于储蓄型重疾”的结论是怎么得到的呢?
是“假定”。假定我的投资项目持续稳定,假定有持续20年乃至一辈子稳定的收益率,假定每年准时坚持投资,这些假定作为前提,得出了上面的那么结论。结论基于所有的假定,那么我只能说这个结论本身就是不现实的。因为,世界上没有静止不变的条件等着我们,然后就像小时候解数学题一样,让你轻松得到结论。
在我看来,购买消费型重疾的人,把保险当做消费,他们的出发点是万一理赔,投入说获得多。而买储蓄型重疾的人,把保险当做投资,当资产配置。在拥有保障的同时借助保险公司的风控能力和投资渠道强制储蓄,为家族的未来准备一笔被动收入和免税资产。所以说这两种选择更像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并没有对错。那么为什么储蓄型重疾会遭受互联网上那么多的指责呢?
一切都是因为“利”。那些发头条,上抖音,写公号来一味指责的,都是互联网保险的推手。明面上写着不卖保险,一副替天行道的斗士形象,背地里拿着互联网平台的高额咨询费和佣金。无利不起早,他们拼命指责的恰恰就是他们不能拥有的,如果有一天,他们也可以销售主流公司的储蓄型重疾,态度立刻就会180°大转弯了。最起码,能更加客观理性的对待市场需求的差异化和多样化,也更能理解品牌的内涵和力量。不至于死守着一头不放,去抨击另一头。
其实,没有完美的产品,只有适合与不适合而已。保险产品的未来就是会不断细分,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一个人处于不同的人生阶段,所做的选择和判断也会不同。比如,没钱的时候,房子对于我们只是一个住的地方,租房就可以了,等有钱了就想去买房了,不想租金白白花掉有去无回,不想住一天算一天,想安定下来享受生活,想拥有资产,增值保值还可以紧急时作为信用的担保变成现金。租房就想消费型重疾,拥有的仅仅是使用功能。买房就想储蓄型重疾,拥有保障的同时还是一笔资产。年轻的时候租房,中年时可能买房。年轻时消费型重疾可以拥有,储蓄型重疾买不起,但认知要正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