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上善若水是谓道

上善若水是谓道

作者: 一起品读论语与道德经 | 来源:发表于2018-09-30 10:14 被阅读0次

引言:

《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老子以水为喻,道出了天之道,并引申出了圣人之道,圣人之道即天之道。老子在道德经中也有概述:天之道,利而不害;天之道,不争而善胜。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这里,水的品性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自己柔弱可以胜刚强,无形可以随遇而安、虚无缥缈以洒脱,而是利万物而不争的利他主义。

因此,利(他)和不争是天之道和圣人之道的共性,而不争最终包含了利(他),成为天之道和圣人之道的核心思想。

何为利(他)?

        简单说就是非利己。他的最高表现形式就是老子在道德经中的总结:

是 以 圣 人 后 其 身 而 身 先 ﹔ 外 其 身 而 身 存 。

非 以 其 无 私 邪 。故 能 成 其 私 。

何为不争?

        需要摒弃四个自我:自见、自是、自伐、自矜。同时,还要不囿于现状,立足现状,积极关注到事物的演变过程,向好的方向发展。因为老子在道德经中有言:

不 自 见 , 故 明 ﹔

不 自 是 , 故 彰 ﹔

不 自 伐 , 故 有 功 ﹔

不 自 矜 , 故 长 。

曲 则 全 , 枉 则 直 , 洼 则 盈 ,

敝 则 新 , 少 则 得 , 多 则 惑 。

何为不争之德?

        古代多战争,老子在道德经中对用兵也提出了不争的思想:

善 为 士 者 , 不 武 ﹔

善 战 者 , 不 怒 ﹔

善 胜 敌 者 , 不 与 ﹔

善 用 人 者 , 为 之 下 。

是 谓 不 争 之 德 。

相关文章

  • 上善若水是谓道

    引言: 《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

  • 是谓道纪

    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捪之而弗得,名之曰夷。三者不可至计,故混而为一。一者,其上不收,其下不...

  • 道谓

    1.刍狗 繁华总归灰飞烟灭 大道无情 2.道 惯性 万物有惯性 3.道不可道 道可感觉

  • 谓道

    一个人只有参透历史,参透现实,参透社会,参透自己,才能写出好作品来。 学驾照的时候,教练说到人车合一,写作中,你和...

  • 5000年文明沉淀的10大智慧,句句经典!

    上善若水,处下不争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于道。”意思是...

  • 见感思行19——《中庸》率性之谓道

    见 《中庸》开篇讲“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率性之谓道”,是先觉者,顺着人性做事;“修道之谓教”,是后觉者,跟...

  • 上善若水,几于道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

  • 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生命的意义,只在“闻道”。 什么是道? 天命之谓性,索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

  • 道德经新解 07章上善若水

    07章 上善若水 ☞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上善:合乎道的意识、行为。几于道...

  • 祝小叶:10年瓷砖电视背景墙传奇人生的365天连载(329)~中

    2018.1.26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上善若水是谓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xoi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