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社会,很多人都愈发觉得情商的重要性,但是又感叹自己情商低到没朋友,对人不敏感,常常得罪人而不自知。所以,今天就跟大家聊聊情商这件事。
前段时间,意外碰到多年不见的同事,一阵闲聊说起了A君。A君是我的前同事,寝友加老乡,聪明外向,应该说之前关系都不错,只是各自生活繁忙,近年联系较少,只是偶尔微信互动。聊天之余,知道A君两三年前遭遇一些意外伤害和挫折,幸好朋友帮忙,事业逐步起色。难免感叹,世事无常。
隔天,一时兴起,觉得应该给A君发条微信,对他这几年的苦难表示慰问和支持。结果,信息发过去,一直没回复,一直没弄明白怎么回事?后来反省一下,发现自己似乎弄错了情况,卖弄了自己的同情心,让彼此尴尬不已。这种情况你是否也曾碰到过?
这中间的差别就是高情商思维之同理心,你所需要给予的,并不是别人真正需要的。也许那段经历,正是我的朋友一直想隐藏或者忘记的,那我是不是重新揭开伤疤,给人痛处?而朋友看到你这么一番热血沸腾的表述,他是回复你好呢,还是不回复你好呢?搞得他尴尬不已,所以只能相忘江湖,选择性遗漏你的信息。这里面隐藏的就是同理心的思维。
同理心,就是能够站在别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给予别人需要的,而不是你自认为应该的。
那我的朋友可能需要什么呢?他可能需要的是,你在事业上给予的一丝帮助;偶尔的一些问候和互动,但不是针对既定事件的;一些人脉的支持和引荐。你需要的赋予别人一些潜移默化的力量和价值,而这才是你结交朋友的有效方式。
再比如说,作为老板,我们需要知道我们的下属需要的是什么?短期回报?长期回报?物质需求?精神需求?只有站在下属的立场去考虑问题,我们才可能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作为销售,我们需要知道我们的客户需要的是什么?他碰到的问题是哪些?怎么买更贴近他的选择?作为父母,我们需要知道孩子的兴趣点在哪里,寻找好的方法,将学习的任务与兴趣点挂钩,多想方法,而不是生搬硬塞。上述所提到的都是同理心思维。
通过同理心思维的锻炼,你做人做事会更有分寸感,别人也会越来越认可你,自然你的情商就蹭蹭往上刷。
那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同理心呢?简单的做法,就是给自己一个心理暗示,回馈之前,先想想利益相关方需要的是什么?你的回馈能够给他赋能吗?如果可以就去做,如果不行就暂缓。
除此之外,你有更好的方法推荐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