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旅行旅行·在路上
饶平丨下完大海,再入土楼

饶平丨下完大海,再入土楼

作者: DaDa要流浪 | 来源:发表于2017-02-10 10:40 被阅读43次

在追求精神物质生活的时代, “讨生活”这词似乎离我们城市越来越远,即使远离家乡去往异地工作,也不会认为这是在讨生活,而是追求我们的梦想。

但在很多地方的边陲,还是会有那么一群人在辛勤地讨生活。

饶平的汛洲岛海域就有一群在海上讨生活的人家。

海面上一块块白色泡沫,一根根纵横交错的竹排,白色泡沫撑起竹排悬浮在水面上,撑起了渔民们一座座黑色的小屋。

黑色小屋内,简单的生活用品凌乱地摆放着。一间小屋不止是卧室,也是厨房、客厅。

渔民们每天生活在这里,守护着一片渔场。吹着海风,闻着海腥味,与情绪多变的大海斗争。台风来了,还要守住海上的这幢小屋,为的只是支撑起一家的生活。

渔民们通常不会愿意让孩子继承自己的事业。辛苦了一辈子,只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过上舒适的生活。

而舒适的生活对于长大后的孩子们来说,又是什么?

乘船穿梭于海上人家之间,看着小屋在海面上随风沉浮,我们眼中稀奇的景观,是他们最平常的生活。

岛上人们的生活也并不轻松,大部分人不是在撬生蚝就是在串生蚝,整座岛似乎被生蚝占领了。

最幸福的可能就是大黄,不知柴米油盐贵,只需吃喝玩乐睡。看它的微笑,多萌。

在距离汛洲岛70公里左右的三饶镇,有一幢古老的土楼—道韵楼,屹立在那里。

道韵楼建于明末清初,有着400多年的历史,是目前为止中国发现的最大八角形土楼。

道韵楼外观为正八角形古堡式楼寨,部分房屋是三进堂屋,前二进为平房,后进为三层楼房,楼梯损毁严重,已经不能上楼参观。

据说在清朝顺治年间,土楼曾经被官府收编的土匪包围三个月而攻不破,土楼里的数百居民利用储粮和井水以供自己饮食,利用土楼上面的内沟灌水以守住外面官兵的火攻,因而逃过劫难。

道韵楼的墙体为黄土夯筑,现在很多地方已经破损,从照片上外墙的结构也可以看出来,它具有抵御外侵的防卫功能。

目前,陈旧的土楼内依然有居民居住,只希望承载着历史的道韵楼能够一直坚挺下去。

很多小地方的美景在网上是没有记录的,这就需要我们有耐心地去寻找。我很幸运,目的地只有事先查好的道韵楼,上图的和庆楼和其余几个小型土楼完全是意外的收获。

和庆楼位于新丰镇,规模比道韵楼小了很多,不具有防御功能,是普通的居民住所。从大门走入,楼阁结构一览无遗。据说这幢楼只属于一户,也已荒废多年。

整个饶平县土楼众多,资料查询显示有590多座分散在各个镇。今天介绍的三饶镇和新丰镇占据了74座大小土楼,只可惜大部分没有申遗成功,也许不久的将来这些古老的土楼会一一消失。

一天的时间,大大只参观了四五座土楼,还有好多的土楼没有去看,这令我有点忧伤,不说世界了,中国都这么大,每个省、每个市、每个县、每个镇、每个村,怎么可能走遍呢?我想静静!

对土楼有兴趣的,可以读读这篇专门介绍土楼的文章客家传统民居丨客家人的心灵家园,原文链接http://t.cn/RJc4nf1。

相关文章

  • 饶平丨下完大海,再入土楼

    在追求精神物质生活的时代, “讨生活”这词似乎离我们城市越来越远,即使远离家乡去往异地工作,也不会认为这是在讨生活...

  • 入土楼

    数年前来到福建厦门,抽出一天时间,驱车前往漳州的南靖,跨入土楼门槛,眼见为实,终于没留遗憾。 中国...

  • 《五号楼》第一章

    目 录丨(都市)《五号楼》目录 上一章丨《五号楼》长篇小说番外篇 文丨思想聚焦的...

  • 饶平乡

    最美饶平绿水绕青山 岭南佳胜地人民富昌 春暖花香,冬暖夏凉 ...

  • {生活中的小确幸} 夏至系列

    作者丨帝安摄影 编辑丨Yann 摄影丨Neverland 再小的幸福都值得被记住 再小的快乐都想要和你分享 以【手...

  • 入土

    老表是个本分的农民几十年风吹雨打早已枝叶凋敝只想着百年后安静入土在青山绿水间看看子孙们耕种或者回想一下简陋的人生 ...

  • 入土

    从血管里流尽 血,也是生命 将原本的,还给大地 年青的身体,安详 入土 带着他的浪漫与梦。 告别,他的青春与痛苦。...

  • 入土

    大风耀武扬威地吹着口哨,把帘子刮去。 我伸头骂了它几嗓子。 风急了,又卸下了我家门板。 我跳起来怒视四周。 最终它...

  • 入土

    花有神 草有命 花飘零 草青黄 万物尽 只循环

  • 入土

    若是仔细看,我的脸就像是由几块颜色不一的皮拼凑起来的。额头又黄又暗,一抬眉就皱起万千沟壑。 嘴角眼下几道细细的、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饶平丨下完大海,再入土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xrg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