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场效应”正在中国教育泛滥成灾。中国教育具有权威性的“剧场效应”终结者不出现,一切教育改革特别是高考制度改革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扯淡!
什么是“剧场效应”?一个剧场里,大家都在看戏。忽然,有一个观众站起来看,周围的人劝他坐下,他置若罔闻,求助剧场管理员,管理员却不在。于是,周围的人为了看到演出,也被迫站起来看戏。最后全场的观众都从坐着看戏变成了站着看戏,所有人都更累了。更悲剧的是,虽然大家都更累了,但想看戏就没法坐了,因为,谁选择坐下来,谁就没戏看。相反,还会有人开始站在椅子上看戏,引发更多的人也站在椅子上看戏。于是,一种空前的奇观出现了,椅子不再是用来坐的,而是用来站的。结果,破坏秩序的人没有得到持久的收益,而遵守秩序的人则是受害者。表面上,要怪那个破坏秩序,先站起来的观众,是他,首先破坏了秩序。实际上,真正的责任人,应该是剧场的管理员,毕竟,他是秩序维护者。
问题来了:影院管理者,他的核心工作是维护看电影的人的秩序还是监督看电影的人看没看电影,以及提升看电影的人对电影的理解水平?答案是明确的,当然是维护好看电影人看电影的秩序!来电影院的人看电影是不参在认真看电影关你管理员毛事?你要管的是他的行为有没有影响别人看电影!至于别人看不看得懂也不在你的管理范围。然而中国教育体制内,作为管理学校的教育行政部门,不是维护学校间的正常办学秩序,而是监督管理每一所学校所谓的教学质量,最为可怕的是它属区内学校所谓的教学质量的好坏又直接决定了它的行政能力的好坏评价!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成了同一根绳上的蚂蚱,一起加速了中国教育的“剧场效应”悲剧!因为,某个学校打破国家一周上五天课,每天上8节课的规定,改成一周上六天课,每天上10节课,自然会取得比原来好的成绩,于是赢得了家长的好评和追捧。其他学校向教育行政机关举报,行政机关因为学校的成绩与自己息息相关,所以采取只打雷不下雨的态度,并没有要求这所学校停下来的意思,迫于业绩考评和家长的压力,其他的学校也被迫跟进。一段时间后,学校都成了六天上课制。某些学校索性失去下限,改成两周休息一次,加上早晚自习。更有甚至发展到早上五点起床,晚上十一点才休息。于是,其他学校也被迫跟进。如此愈演愈烈,甚至有的学校一个月才休息半天,尽管骇人听闻,却比比皆是,大家都知道这是在摧残孩子,在折磨老师及家长,但在教育体制内,谁敢说我不和你这样玩儿了?如此“轰轰烈烈喊素质教育,扎扎实实抓应试教育”的现状谁是罪魁祸首?是第一所加时加课的学校?不是!那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因为他们没有出来进行真正的强烈干预和阻止事态的发展?也不是!是中国的教育体制!造成学校乱干而教育主管部门不愿干预的原因就在于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能设置是不科学的,它既在当裁判员,又在当教练员。作为裁判员,它确实觉得该要求每一位运动员(学校)都在不违规的前提下进行公平竞争,凭自己的本领取得相应的成绩。但作为教练员,他当然更希望手下的运动员的成绩比其他教练员手下的运动员的成绩好,所以只要你能提高成绩,我总会利用裁判员的身份放你一马!只要这种现象存在一天,中国教育的“剧场现象”不可能被阻止!只要这种现象不被终止,中国教育的一切针对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改革都只能是自欺欺人的自说自话!还学校一个公平竞争的天地,还学生一片正常成长的空间,中国的教育必须从体制源头开始改革,首先是将各级教育行政机关分解为两个独立的机构,一个负责当教练员,一个负责当裁判员。至少是在原有教育厅局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同级别并独立行政的教育监管委员会!只有用实实在在的机构重建,才能将中国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恶性循环的不归路中解救出来。我一直认为,商家逐利是本能,政府用不着自以为是地以引导商家赚更多的钱为主业,商务部主要应做的是规范商家的市场行为,坚决地惩罚违法逐利的商业行为,让每一位商家的赚钱行为合理合法;学校追遂学生的优异成绩,催产高考的状元也是本能,政府也用不着自以为是地以引导学校培育更多的“清白生”为主业,你不管他,家长也会促使他,社会也会舆论他,他必须去努力培养出更多的更优秀的学生才能存活下去。而政府要做的正是努力规范学校在想方设法培养优生的过程中的合理合法性,以保证学校与学校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竞争的公平性!因此,我早十年前就在我的教育博客上撰文《中国教育呼唤“素质教育监管会”》,并强烈呼吁:中国教育,也要像建立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一样,建立素质教育实施情况的监督机构,建立健全专门的监督制度,用强有力的监管制度把我们的教育拉到素质教育的良性轨道中来!
今天我依然坚持这样的观点。十年前,我还在博文里假想了我的教育乌托邦梦:高考学生都在户口所在地报名,所有成绩都由考生户口所在地查收。现在这个乌托邦梦正在变为现实。不知我的成立独立的“素质教育监管委员会”之梦何时能实现!
参考文献:
《唯思教育》网站:《无法回头的教育末路:疯狂的作业、如潮的补课、尴尬的教师、霸道的名校…“剧场效应”下的教育没有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