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最近的秩序敏感有些明显了:洗手洗脸要自己一步一步登上小梯子,不能抱着直接上去;玩具放到哪里不能动,小汽车一定要乱着放,并且是他自己的那种乱;和他玩,要符合他认可的顺序;常说的话都以“我想……”开头……一旦不合心意,宝宝就会很急躁、会大喊、甚至哭闹,直到重新开始,符合要求为止。
记得外甥女家的小白2岁多的时候,下电梯没让她按,就得回到家重新出门再由她按电梯才行,表现得更严重,但现在也是个非常懂事快乐的小姑娘。
我看了一些书,又查了资料。孩子的秩序敏感期往往发生在2-4岁左右,这个阶段至关重要,不是孩子不讲理,而是他们在形成良好的秩序感阶段,而秩序感的形成对日后性格和适应外界环境都有积极的影响。
所以呀,应对执拗的宝宝,我们需要一些技巧。
首先,尽量尊重宝宝的秩序感。
秩序敏感期的宝宝之所以有这样的表现,其实也是一种自我意识发展的体现,一旦打破宝宝认可的秩序,会引起他内心的极大焦虑,而这种焦虑又会影响宝宝的正常情绪,容易让他的性格变得暴躁、易怒。所以这个阶段,我们大人应该尽可能满足他的需求,让他能顺利度过这一时期。
当然,尊重不代表彻底盲从。
在一些无伤大雅的事情上,没有必要去和宝宝硬刚。但涉及原则性问题时,还是需要坚持底线的。这一点需要我们把握好一定的度,如果无差别的事事顺着宝宝,也容易养成宝宝任性、执拗的个性。
同时呢,我们还可以提供一些帮助,让宝宝在建立良好的秩序感的同时,了解世界的多变性。
比如,我们全家都了解了宝宝现在所处阶段的特点,就不去动他的玩具,但是提醒他或者帮助他收拾玩具。在他邀请我们一时玩的时候,都是尊重他的玩法,听他指挥。轻易不动宝宝摆好的小汽车,在开扫地机器人之前,和他商量,是宝宝自己收拾起来,还是奶奶收拾,宝宝往往是自己拿起来,出去玩回来再自己摆好。
说起来好奇怪,宝宝的车要乱着放,但是在积木桌上搭积木,他喜欢的绿色小积木,必须搭成特别整齐的小正方形。真不知道宝宝的小脑袋是怎么想的。
另外,我们还多带宝宝外出,到大自然中去,在多变的环境中,让宝宝感受更多的人和物,观察、学习到不同人的处事方法,以及各种不同的规则。让他去认识到“秩序”的多样化,并区别“自我”和“他人”,避免一味只知道用自己的规则去约束别人。
说到底,就是要充分尊重宝宝,保持温柔而坚定的态度去爱宝宝,让宝宝健康快乐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