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管理者应有的一种思维——数据化

管理者应有的一种思维——数据化

作者: JonGeng | 来源:发表于2017-08-27 20:44 被阅读0次

    有人说,现在人类已经进入ABC时代。A代表人工智能,B代表大数据,C代表云计算。其中有个最重要的东西就是数据,被称为新时代的能源。其实,数据自古以来都很重要,只不过现在表现的更加突出而已。例如,我们常说或常听到“心中有数”这句话。所以,做为一名管理者,具备数据化思维是最基本的要求。

    此图片来源于网络

    度量(评价)需要数据

    无度量=无管理,不准确度量=无效率管理,准确度量=有效管理。凡管理的皆可度量,不可度量的便无法管理。

    要度量就需要数据的支持,没有数据便无法进行度量。例如现场管理者要管理好质量、成本及交期,就需要数据来度量其目标达成状况。质量指标是合格率,成本相关的一个指标就是生产效率,交期就是生产周期的长短,这些都需要数据来统计、分析各指标的表现如何。

    例如,小王和小李都在做A工序,小王返工10件,小李返工6件。这时,我们如果就判定小李的质量比小王做得好,那么这个判定结果是不严谨的。因为,我们还要收集一些数据,就是他们做A工序分别做了多少件,利用这些数据计算合格率或返工率,来判断他们的质量表现。

    同样,评价员工的生产力如何也需要数据,既要产出数据,也要投入数据,这样才是有效的度量方法。否则,便是一种不准确的方法,管理则是无效率的。

    所以,要想做到有效管理,就必须进行准确度量,其前提是要有相关数据的支撑。

    改善需要用数据说话

    “改善”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过程。为了能正确了解及解决问题,首先必须收集及分析相关的数据,以确定问题的真相。没有确实的数据,就去尝试解决一个问题,与凭借感觉及预感是没什么两样,这并不是科学或客观的方法。

    搜集现状的数据,与标准做比较,就知道差距,有助于了解目前专注的地方,以此作为改善的出发点。

    例如,我们要提升某条生产线的产量,首先就必须对现状进行数据搜集,包括人数、每个人的生产能力、产品的标准定额等数据;其次,根据数据来分析瓶颈(制约产量的关键环节)所在;最后,综合目前所具备的条件,进行优化组合来制定改善措施。

    对于改善的结果,更需要用数据说话。利用改善后数据、改善的幅度等数据,就可以说明改善的效果如何,以及接下来的计划。

    此图片来源于网络

    计划、决策需要数据

    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不论是团队管理还是自我管理,我们都要进行各种各样的计划,面临各种各样的决策或选择,这是常态,必须面对。那么,如何才能更高效地处理这些常态呢?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掌握数据,而且是精确的数据。

    拿我的一次实际经历来说吧,有一次周末计划要回顺德,当时的计划是吃过晚饭就出发。通常的路线及耗时是这样的:步行到公交站约8分钟—等公交约10分钟—乘公交到地铁站约35分钟—乘地铁到广州南约30分钟—出地铁站到广州南公交站约5分钟,整个时程约88分钟,近一个半小时。按照正常的情况,一般都能够乘坐20:30或21:00(最后一班)从广州南到顺德的公交。但是当时有突发状况要处理,处理完已经到19:50了,意识到不能赶上最后的班车,就打算第二天再回去。但是,小孩子电话打过来问:“什么时候到”,跟他说明情况,他不听解释坚持要我回去,怎么办呢?以前常规的路线行不通了,想都不用想。那时,头脑中有个念头就是,之前有从地铁站打的士过来这边的经历,耗时大约15分钟。所以,想到的一个计划就是,打的士到地铁站约15分钟—乘地铁到广州南约30分钟—出地铁站到广州南公交站约5分钟,整个时程约50分钟,判断计划可行,能够赶到21:00最后的一班车。接下来的就是迅速行动,迅速地打到的士,提前准备好零钱,所有的步行都采用狂奔,其目的只有一个,尽量节省可以节省的时间。结果在20:53的时候,赶到公交站等待最后一班公交出发。

    从这次经历可以看出,耗时的数据很重要,由此可以规划自己合理的出行计划。同样,对于我们的日常工作计划来说,数据一样很重要,要知道任务量数据,自己关键任务(瓶颈)的耗时数据,只有掌握了这些数据之后,我们才能合理安排工作计划,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否则,高效管理无从谈起。

    再举一个关于决策的例子,加工厂经常会遇到是否要引进某些先进设备而进行决策的时候。一般的设备商都会强调其设备如何提高产能、降低成本等优点,还会提供相关数据来证明其优越性。但是,做为一位工厂的决策者要明白,设备商所强调的优点都是有前提条件(假设)的。工厂的决策者要充分考虑自身工厂的情况,能否达到其前提条件的要求,若不能满足其假设,其设备的功用就无法实现。而在这个决策的过程,就需要数据来支持。例如,我们可以做一份成本—效益分析,通过查看其投资回收期,就可以判断其该不该引进。

    所以,管理者对数据要敏感,一定要具备数据化思维方式。当然,数据不仅仅是定量的数字,还包括定位的、定性的及定时的等。只有掌握了数据,我们才能更接近事情的真相,发现更多的可能性,才有可能做到“心中有数”;所做的计划、决策及行动,才可能更趋合理,进而实现数据化、科学化及精细化的管理方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管理者应有的一种思维——数据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xzb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