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110页引文资料(科学与实在)中的故事,试想:这个故事暗示了我们什么呢?
答:行人之所以能轻易跨过去,是因为门对他来说是个坚实的实在。门在科学家眼里,眼前实实在在的门却收到了质疑,因为就他的认知来说,门是不实在的。他所掌握的科学知识,经由知识构建的观念限制了他的行为。实在与否不是何为实在的问题,而是取决于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与观念。
要想改变行为首先改变认识。但让改变一个人的认识何其难!
2、科学认为,“像数、精神、心灵、灵魂、天使、甚至上帝,这样的非物质事物的实在性至少是可疑的——如果相信它们,就必须以某种方式对其加以证实,最好是通过这个物理的宇宙来证实。然而,另一方面,爱因斯坦却说,“在我们这个唯物论的时代,只有严肃的科学工作者才是深信宗教的人”。你如何理解科学的这种要求?又如何解释这种现象?
看到这个问题,联想到走进新网师后才知道了“用宗教般的情怀去做教育”和“教师的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交往,专业成长”这样的教师行走路径。教师不爱教育等于没有灵魂,教师只有爱但不知道教育的规律等于没有办法。所以一个一生不产生职业倦怠的老师只有走既爱上又有专业知识之路。
唯物论是对科学的肯定和对规律的探索,唯心论是对精神或心灵作用的坚信。要想探寻到宇宙奥密,需要唯物与唯心的高度统一,正像爱因斯坦所说。即:只有献身于同样目的人,才能深切地体会到究竟是什么在鼓舞着这些人,是什么给了他们以力量,能使他们能够不顾无尽的挫折而坚定不移的忠诚于他们的志向。
3、请以简明的语言阐述“我思故我在”的原理。
答:原来以为“故”等于“所以”,现在觉得“故”是“因为”。不过“思”与“在”成为一体才是生命的意义所在,犹如“灵”与“肉”的结合才是爱情的意义所在。
4、就实在问题,同样作为唯心论者,贝克莱与莱布尼茨有何不同?
【说明:第四题中的两个问题是全部抄袭白鹤飞同学的。】
答:莱布尼茨认为物理实在仅仅是存在于非物质单子——包括上帝的心灵——之中的“知觉”;贝克莱认为除了观念和心灵之外,无物存在。莱布尼茨和贝克莱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对物理宇宙的看法。莱布尼茨认为物理宇宙并不存在,物理实在是心灵中物质单子的显现,而心灵中的非物质单子“知觉”到了物质单子的显现;而贝克莱认为物理宇宙根本不存在,他虽然并不否认岩石是真的、天是蓝的,但这恰恰来源于心灵的“预设”,而这些“预设”,只是无限心灵——上帝的一部分。除了上帝永恒存在,无物存在。
关于心灵与物体,斯宾诺莎与笛卡尔的不同表现在哪里?你赞同谁,为什么?
答:笛卡尔的的观点是心灵与物体是两个不同的实体,而斯宾诺莎认为心灵与物体是同一实体的不同部分。我赞同笛卡尔的观点。一个骑驴找驴的人虽然心灵在那一时刻没有感知到驴,但是驴这个物体的存在,心灵又如何能够否定呢?或者一个刚刚被截肢的患者,可能依旧感觉肢体的存在,哪怕心灵已经意识到肢体的残缺。人的心灵毕竟不是无限的,你可以看到冰,拿起冰;你也可以看到水,拿起水是不是就需要借助工具了呢?假如水蒸气就在你的眼前,你又如何感觉到它呢?你看不到,摸不到,观念之中没有,就可以武断否定它的存在吗?假如水有一个更无形的状态,你又能如何呢?
虽然我仍然无法根本解决心灵与物体的相互作用问题,但不可否认心灵与物体都可以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5、仔细阅读136页第一段中的例子(比如说一个内科医生或生理学家…),谈你对这个例子的理解。
答:我们的身体只是我们实现自己的意图,遵守某些原则,达到某些目标的手段。没有实体的存在就实现不了意图,意图必须由实物来承载和体现。比如,用文字写成的诗是用来表达诗意的,一个信物是用来表达情感的,一个桌子是用来表达创造的。
6、阅读138页的引文资料(真理与错误的相互必要性),思考:黑格尔的这段表述是什么意思?能不能作为我们日常犯错的合法性依据?请运用黑格尔的哲学来解释?
答:引文中说的“花朵开放的时候,花蕾消失,人们会说花蕾是被花朵否定了的,同样地,当结果的时候,花朵又被解释为植物的一种虚假存在形式,果实是作为植物的真实形式出现而代替花朵的。这些形式不但彼此不同,并且相互排斥,互不相容。但是,它们的流动性却使它们同时成为有机统一体的环节,它们在有机统一体中不但不互相抵触,而且彼此都同样是必要的,而正是这种相互的必要性才构成整体的生命”。
这样的表述就说的很明白啊,很形象也很具体。怎么变成“真理与错误的相互必要性”这样的哲学语词来表达我就不知道说什么了呢?错哪了?哪错了?
在一个从花蕾到花朵再到果实的过程中存在着黑格尔所说的世界精神?也体现着精神的发展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