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研学难道成了烧钱的理由

研学难道成了烧钱的理由

作者: 心灵憩园 | 来源:发表于2018-08-10 21:36 被阅读0次

       

研学难道成了烧钱的理由
研学难道成了烧钱的理由

        从江浙和山东开始试点新高考以来,在全国默默兴起却又十分强劲的烧钱方式也不断袭来,各种培训:面向学校管理者的,面向家长的,面向学生的……各类有偿无偿的培训铺天盖地的袭来,从大机构到小作坊,专家一夜之间冒出地面,她们凭借手中的优势资源和人脉,让改革成为了自己创业或者说暴富的机遇,而学生和家长,都在恐慌中稀里糊涂地绑架到各种新的投资活动中:生涯规划教育和生涯设计、专业报考等,唯恐输在又一个“起跑线”上。

        听过几次培训,你就会发现,这些专家能给到你的,只有需求,她们的讲座内容也就是一个版本的拆分,或者拆成几次细分,或者一次压缩打包,例子很少变化,或许压根这就是几个典型的极端个例,理论也没有什么增减,或许目的只在于让受众者紧张。

        我参加过一个专家的多次培训,从一开始觉得这是我们教师必须掌握要给到学生和家长的技能,到后来狂热过后我发现,这些无论怎么学,我们中学教师能做的也只是加重新高考来临后的焦虑,教师自己的,学生家长的,学生的……把生涯规划教育放在了高于一切必须为之的地位,可是,接下来便是:中学老师和学生家长们手足无措,你没有高校资源,你没有时间和精力,也没有足够的技能支持你帮助学生解决这种焦虑和担忧,而这恰恰提供和催生了需求的迅速成长 ,那么这个市场属于谁?掌握高校资源又懂得生涯教育的一些高校教师。

        看看那些天价辅导,面向学校管理者的观念培训,每人不低于3000,全国各地旅游城市的培训,但领导能带回的仅是一些概念和倡导,甚至这也到不了基层;于是面对教师,开展师资培训,培训费用近3000或者2000不等,一次下来加上餐费住宿费就得近5000元,一个学校没有点额外收费,你如何支撑得起这样的培训,之后,你会发现依旧很难开展,教师能驾驭的东西很有限,充其量也就是个“忽悠”,专业成为“生涯意识启蒙”,我不否认启蒙的重要性,但关键是启蒙过后怎么办,就是交给社会机构,即所谓的“专业的事让专业的人干”,家长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少则大几千,多择大几万。学校动作太慢,机构非常着急,于是热心大涨,打着我们有义务有责任把这样的理念带给学生和家长,于是他们不辞辛苦,多次走访学校领导,希望学校组织大规模家长培训会,学生学前教育等等,她们承诺只要场地和人群,免费给做公益讲座,可这公益背后藏着的却是巨大的利益空间。只要家长急了,学生慌了,市场和利益就来了!

      几年前,海外游学就在中小学悄悄流行起来,美其名曰:游学,少则2万多,多则近4万,带着孩子们出去十天半个月,去体验国外课堂的互动,去参观国外著名景点,到剑桥学区走一走,大本钟楼下逛一逛,远远看看伦敦眼……我不知道孩子们究竟学到了什么,为此家长咬牙支持,孩子们努力争取,攀比、炫耀……究竟有多少孩子是为了将来出国留学做体验呢?由于国家政策支持,再加上近些年学生外出集体事件鲜有,更有生涯体验的催生,一切都以势不可挡的姿态返回校园,今年暑期就有星火燎原的架势,有旅行社牵头的,有生涯教育机构牵头的,有心理辅导机构牵头的,估计也有教育部门牵头的吧!

        国内研学旅行,著名大学体验营……一下子火热起来,也许从政策给到时,这个活动并不坏,但是落到地面,研学研到了什么?体验体验了个啥?这种作用有多大,能持续几天?不得而知,也没人关心。更有意思的是有的名校借住招生之机,让家长确定是否愿意参加暑期学校的研学营,家长好不容易让孩子考进来的名校,岂能让研学营成为入学的障碍,找门子拖关系都想进来的名校,恨不得把钱直接塞给学校以敲定录取通知书,何况有这么堂而皇之的理由呢,咬牙也得去啊!……这个暑假,去英国的几批,去美国的几批,最次的也去烟台的几批……怎么都觉得味道不对,家长和学生怎么就成了新高考6选3路上的牺牲品了呢?

        我不否认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和必要性,可是,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怎么就这样火急火燎地上路了呢?如此热切到底会踩死谁呢?

        有关部门不赶紧加以规范,有些学校不真正以学生为本,恐怕这巨大的利益空间,将造就多少利益觊觎者,谁为学生和家长考虑呢?

        教育改革,请慢些走,学校尤其名校请不要成为如狼似虎的唯利是图的机构,不要成为撕扯利益的帮凶,我们只需要逐步开展该开展的活动,给到该给的教育,足够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研学难道成了烧钱的理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yal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