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说:天下无心外之物,万事万物都是人内心的投射。
可以理解为:你心里在想什么,你的世界就会是什么样子的。
这句话不那么绝对,但是仔细一想不无道理。
一年有四季,这是人类的认知。
可蚱蜢春生秋死,一生只有三季,这是蚱蜢的认知。
同样的,我们的世界也会被认知所局限。
比如,一个善良的人目光所及之处,皆为美意;一个恶人,他眼中的世界就荒芜阴冷。
有这样一个故事,充分说明了这个道理:某天,苏东坡和佛印和尚在林中打坐。日移月动,竹影摇晃。
一片寂静时,佛印突然开口,对苏东坡说:“观君坐姿,酷似佛祖。”
苏东坡听了心里一阵欣喜,又起了捉弄他的念头。于是看着佛印的倒影,说:“上人坐姿,活像一堆牛粪。”
佛印没说什么,只是微微笑。苏东坡回去之后,心中暗暗得意,觉得这一会总算让佛印和尚吃了个闷亏。
于是向苏小妹报喜。没想到,苏小妹听了,也捂嘴一笑:“哥,这回啊,你又输了。”苏东坡一听,不解。苏小妹继续说:“心中有佛,看你才像佛。而你呢?你是用什么心去看佛印的呢?”苏轼哈哈大笑。的确,是自己输了。心里有佛,看谁都似佛。相比起来,自己的内心不就是肮脏龌龊的吗?
所以,每当我听到不好的言辞,或者令我感到不忿的评价时,我都会想想这个故事。
一念之间,瞬间清透。那些处处贬低别人的人,只能看到事情不好的一面的人,是否是内心不够强大,修养不够的表现呢?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示,我们会更厌恶那些,跟自己有类似缺点的人。
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在外界看到了类似自己的缺点,那么他会愈发生气,愈发排斥。
所以,你会发现,那些总说别人愚蠢的人,其实是对自己的智力不够自信。
那些总说人“物质”的人,其实自己往往才是真正的拜金主义者。
因为批判别人,会给自己一种错觉:我不是这样的人。
事实恰恰相反,这反而是暴露了自己的内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