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光荣与梦想》不适合我阅读,但毕竟花了将近一个月的阅读时间,多少还是要从书里获取一些信息,作为这本书带给我的回报。
通过电视的耳濡目染,对近些年的美国总统比较清楚,然而倒推几十年,就模糊多了,大概只知道几个名字,正好借此机会梳理一下那40年的美国总统及时代特征。
这本书从1932年讲到1972年,共涉及7位总统,依次是胡佛、罗斯福、杜鲁门、艾森豪威尔、肯尼迪、约翰逊、尼克松。其中共和党总统3位:胡佛、艾森奥威尔和尼克松;民主党总统4位:罗斯福、杜鲁门、肯尼迪、约翰逊。

胡佛(共和党)
任期内的关键字是经济危机。
这位总统运气比较差,在任期内遭遇经济危机。这次危机不仅仅是美国国内的危机,而是整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危机,根源是一战后经济繁荣过了头,生产能力超过需求造成商品过剩,引发一连串的经济后果。按照自由经济学理论,这时只要遵循市场规律,让市场淘汰过剩产能,几年后经济就能恢复正常。然而,政府收紧银根、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了危机恶化的速度,尽管如此,后来的教科书却把危机归结为市场失灵,认为市场不是万能的,需要政府的强力干预。因此,不论是传统经济学派,还是后来盛行的凯恩斯派,都认为胡佛政府乏善可陈,甚至糟糕透顶。
罗斯福(民主党)
任期内的关键字是残疾,当选次数最多,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二战,国际干预
关键字如此之多,说明罗斯福政府不同一般的执政经历,也是美国、甚至中国家喻户晓的原因。
罗斯福患有小儿麻痹症,专业术语是脊髓灰质炎。当初听说美国历史上有一位身体残疾的总统,感到十分惊讶,美国人竟能容忍身体远不如己的人当领袖,这在中国等传统国家是不可想象的,体现了美国社会广泛的包容度,堪称世界上最包容的大熔炉。不过,看过此书,也能了解其他背景信息,罗斯福出身于名门望族,履历也十分抢眼,相当程度弥补了他身体的欠缺,如果换成普通家庭的残疾人,即使在美国也很难有出头的机会。
罗斯福1932年成功当选,连续3次连任,共担任4届美国总统,1944年第4届在任时去世,成为美国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当选次数最多的总统,不能不说是美国历史上的传奇人物。如果美国“总统山”扩建,富兰克林.罗斯福一定会成为继华盛顿、杰斐逊、林肯、西奥多.罗斯福之后出现在这座山上的第5位总统。
从罗斯福政府开始,美国告别几百年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也告别大市场小政府的传统理念,猛然转向大政府、福利国家。这种转变并不取决于罗斯福个人,而是时代所迫,一个背景是让老百姓感觉水深火热的经济危机,二是施行国家主义的苏联的一派繁荣景象,深处其中的每一个人都会质疑传统资本主义,而对社会主义、国家主义心神向往。于是,罗斯福顺应民意,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游移,发展出有美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说到这里,有中国特色的**主义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前后对比,历史真是有趣!
当年中国从社会主义搞市场经济不容易,美国从资本主义搞社会主义也是困难重重,例如扶持工会组织就遇到很大困难。那时资方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俗称“打手”,遇到工人罢工,直接把机枪架在工厂门口,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罗斯福一步步扩大联邦政府干预经济的权利。国家的触角不仅伸到经济,还有高等教育。看阿西莫夫自传《人生舞台》,描述他在大学任教的经历,那时美国的大学科研由国家财政主导,大学只有拿到政府的科研基金才能维持和运转,所以大学老师都围着国家项目转,争取或骗取国家的钱,很少把精力放在教书育人上,看来中国并没什么不同,只是在走美国当初走过的路。
罗斯福前半个任期忙经济危机,后半个任期忙打仗,特别是和太平洋对岸的日本打的火热,到战争后期,罗斯福亲自担任总指挥官,制定对日战争策略。
原子弹的研制过程有点意思,二战过程中,盟国盛传希特勒政府正在研制原子弹,美国起初犹豫不决,后来由罗斯福私下拍板研制原子弹,并没有经过国会审批。纳粹德国投降后,却发现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希特勒政府在研制原子弹,但原子弹已经在研制中,只能继续推进。后来为了避免征服日本本土时人员的大量伤亡,原子弹派上用场,两颗原子弹丢到日本,动摇了日本死战到底的决心。即使这样,日本高层并没有马上投降,而是平叛可能发生的军事政变后才一致投降,多名军方高级将领因此刨腹自杀,不禁让人唏嘘不已。
由于美国对二战的决定性作用,美国在全球的地位陡然上升,然而长期奉行孤立主义的美国,没想着管战后的烂摊子,打完仗后准备休养生息,却发现没那么容易。美国只要一撤兵,苏联的军队就会快速占领,而且欧洲已经变成一片废墟,民不聊生,欧洲小兄弟都期盼着发了战争财的美国能拉扯一把。于是,美国从此告别孤立主义,在罗斯福政府的带领下,开启对苏联帝国扩张的制衡,后称“杜鲁门主义”,同时在经济领域,启动“马歇尔计划”,大规模援助欧洲战后国家,由此美国走向全球霸主的道路。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