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触碰了你的情绪按钮: 把好情绪留给最亲近的人》
卢熠翎
34个笔记
>> 第三章 认知、信念和情绪的关系
>> 这些都是缘于你对你周边的人、事、物的看法而产生的情绪,你认为他们不应该是这个样子。
>> 情绪是怎样被触发的?
>> 但事实是我们的情绪并不是直接由这些外在的人事物所引起的。
>> 外界所发生的事情,变成你内在的视觉、听觉、感觉上的记忆,这本身就不是百分之百完全还原的,这些信息经过了删减,经过了扭曲,再由我们的大脑去分析它。
>> 所以,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情让你产生了焦虑、恐惧、悲伤、愤怒的情绪,而是你自己的头脑,头脑的认知、头脑的想法,和这个事件的对比,产生了情绪。
>> 所以说事件本身并不会必然地带来某种情绪,而改变你的预期、改变你的信念、改变你的想法、改变你面对这些事件的态度和念头,你完全可以去掌握和改变自己的情绪。
>> 什么是心理预期?
预期是你对未来、对行为结果的一种期待,它是满足和满意的一种标准,和你的承受力有关系。
>> 预期就是让你自己的期待比拥有的更多一点。
>> 没有预期的情况下产生的是平和、放松、喜悦的情绪,所以它就安住在情绪里面。
>> 感恩是一种转念。
>> 如果有两种生物,第一种,充满了快乐、平和、感恩、喜悦、满足;第二种,整天感受到的是焦虑、欲望、更多的欲望、永不满足、紧张、扩张。
>> 当然是第二种。
如果把情绪比作一个方向盘,那么这个车辆习惯性的是往负面的方向跑的,因此我们需要习惯性地把我们的思想进行调节,让它趋于更加正向。
>> 最容易引起情绪困扰的受害者身份的信念是什么?
>> 所以我们只需要去留意我们自己的念头,同时去转换它,那就可以转换我们对世界的看法、观点,转换这个意义,情绪自然就转变了。
>> 情绪问题中常见的衍生症状
>> 第一类衍生症状是情绪的无法自控。
>> 第二类衍生症状是自我强迫。
>> 自我强迫的很多情绪是没有事件引起的,只需要在头脑里去想,只要这些念头还存在,他就无法止息这些念头,无法止息这些情绪。
>> 当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去感恩,转化自己的念头,都是为了让我们自己不再被这个念头领着跑。
>> 第三类衍生症状是自我切断和封闭。
>> 第四类衍生症状是恐惧。
>> 第五类衍生症状是担忧未来。
>> 第六类衍生症状是无力感。
>> 第七类衍生症状是不接受现实,想要改变过去。
>> 第八类衍生症状是关系中的冲突。
>> 第九类衍生症状是自我认同低,没有资格感。
>> 只有当他能够真正地去接纳自己、爱自己、给予自己肯定、给予自己力量以后,才会明白说这个就是我,我可以和你是不一样的,我可以表达我的界限,表达我的拒绝,表达我的否定;至于你喜不喜欢,你同不同意,你高不高兴,那是你的事情,跟我没有关系。这就是力量。
>> 第十类衍生症状是想要获得认同。
>> 只是把别人的认同作为一种证据来证明,原来我是足够好的。它的本质还是对自我的不接纳
>> 所有情绪问题的背后,其实都是我们和自己、和世界、和他人之间的关系所带来的。如果我们想真正平衡自己的情绪,管理自己的情绪,就一定要明白情绪和我到底是什么关系。
>> 与之相对的,我们需要培养觉知,也就是去意识到我们这个全自动的头脑的疯狂,并且不再跟随头脑喷涌而出的念头(这些念头被旧有的记忆和信念所限制)。所谓觉知,就是关照头脑,放下念头,这样才可以有新的选择。
>> 【练习:觉知】
在生活当中我们怎样去练习觉知呢?我们需要带着觉知去生活,带着觉知地行、住、坐、卧,始终保持着对自己身体的动作、思想念头、感觉情绪的觉知。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一边走路一边想事情,走着走着自己就被头脑带走了,其实已经离开了当下。
带着觉知走路,就是你知道每一步、每一个动作,你的手的位置、腿的位置,你知道自己在迈步,感知到脚和大地的接触,你所有动作的细节都是能被感知到的。
有人可能会觉得,我这么走路好累,有什么用呢?当你习惯了带着觉知练习的时候,你脑袋里面有一个念头升起来,你的觉知会丢掉,你就会忘掉手的动作。这下你马上就意识到我的念头把我带跑了,然后你就会回来。
带着觉知地走路,目的是让你能够对你头脑里所有的念头,所有的头脑里面的动静、变化都非常敏锐和敏感。
带着觉知地吃饭就是你每夹一道菜,你手部的动作你是很清楚的,你哪只手端着碗,感知到接触,感知到你夹到菜,感知到你的手慢慢地抬起来,感觉到你的嘴张开,感觉到你在咀嚼在吞咽。每一个细节你都是带着觉知去看见的。
现在你可以从头到脚做一下扫描,去看看、去感觉一下你身体的各个部位、肌肉、器官,哪里是紧张的,哪里是放松的?你头部的姿势是怎样的?你手部的动作又是怎样的?当你安静下来的时候,你是不是会注意到,在你的头脑里有怎样的念头,怎样的情绪升起?
当你发现自己有情绪的时候,你可以让自己冻结在这个情绪状态当中几秒,甚至可以去强化这种情绪给你带来的躯体的反应,也许是紧张,也许是呼吸的急促,你可以去体会这种状态。
然后问问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我有这样的情绪,是我内在有怎样更深的需求和原因,我在恐惧什么,我在担心什么?我是在主导情绪,还是被动的一些习惯性的反应而已?然后你可以告诉你自己:我不是我的情绪,我不是我的念头。然后做个深呼吸,再将觉知带回到自己的身体。
现在的你带着觉知了,你看见自己的情绪,然后你停下来问问自己:我想要什么?我为什么要去追这个东西呢?
>> 我们面对自己情绪问题的时候会很急躁,总想用很快速的方法把它解决。但是这个练习要求我们让自己的心静下来,能够去觉察到每一个细微的动作,觉察到自己在每一个状态底下的面部表情。你自己的脊柱是直的还是弯的?你自己的身体是紧张的还是放松的?你的呼吸是深长的还是肤浅的?你的身体哪里习惯于紧张?哪里有疼痛?你可以去问问这个部分,问问你身体疼痛和紧张的部分,这个部分又想表达怎样的一些诉求和情绪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