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家校教育带来的优势

家校教育带来的优势

作者: 啊大甘 | 来源:发表于2022-12-23 22:49 被阅读0次

                  家校教育带来的优势

      本学期选修了《家校共育》课程,在这期间边学边用,让自己在孩子的教育上学到很多东西,特别是在共读上让我有了更明确的目标。以往我虽然也有开展,但大多数都是属于两天打鱼三天晒网。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从接触了这门课程后对于亲子共读的认识更为深刻,我也依循着此法,制定了一个共读的计划,一步一步的去实施。带动这孩子一起阅读一起成长。

      在这次的学习之中除了共读的有效落实,也更加的坚定了我的家庭教育观。撇开我们是老师的身份外,我们也是家长也是孩子的父母。所以这种家校教育更应该在我们身上体现出来。前段时间,孩子的学校发来了家长的共读倡议,我是非常赞同的,所以为了响应这种号召,每晚我都会陪着孩子去进行共读,两个孩子我一个个陪读。也极大的促进了他们的阅读兴趣,所以很多时候孩子的教育是需要我们亲子去做的,只有自己带领才能有看得见的效果。

      家校共育必是未来教育的趋势,朱永新教授在文中多次提出教育最初来源于家庭。所以我们的教育如果脱离了家庭仅仅是靠着学校,这种教育是不完整的,也是不科学的。我们必须把教育与社会与学校相结合,共同在教育之中努力。现在越来愈多的学校和家长对于这种家校教育更加的重视了。为了更好的落实这种家校合作的任务,在本学期特地去申请了市里面的“家校共育名班主任”工作室,以新网师课中的理论结合工作室的工作,在家校这块有一些不菲的收获。我们学校德育处也在筹备明年申请新父母学校的称号,现在正在精心的准备中。这些任务都处处体现着家校合作的重要性。

      因为父母是孩子一生中无可替代的人,既然是无法替代。我们就要想办法迁入,让父母一直参与在孩子的成长中。现在的亲子关系出现两种现象,一种是低年级的孩子和父母关系很好,但是中学开始就出现很多问题。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在孩子愈来愈大的时候,父母与孩子相处的时间越老越少。这种以前的呵护变成了漠不关心。等孩子快进入高中时家长有开始关注了。这就产生第二中现象,到了高中父母相关的时候已经晚了,孩子会产生反抗心理,或者是与父母的关系产生破裂。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也是因为家长对于家庭教育的不合理,或者是不知道如何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结合起来,所以国家出台了新的政策,颁布了《家庭教育促进法》,各学校也在努力建设家庭教育指导师。而我刚好就是其中员。所以本次的课程对于我的成长是很大的,只不过一直以来没有进行系统的梳理。如果可以的话希望这门课能有第二阶段,因为家校共育是一直需要的,特别是现在这种萌芽期。是需要有专家大师指导的。

相关文章

  • 家校共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笔记 1.家校合作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发挥学校和家庭的优势。用家庭教育的优势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学校教育指导家庭教...

  • 家校沟通——心理构建原则

    “校外谈话” 这种创造家校沟通优势的方式,就是我们需要创设的时候情境。 变教育情景为非教育情境。 非教育情景境里的...

  • 是它,让家校沟通足够高效、智慧、简单

    简介 在教育活动中,家校沟通是家校合作的基础,是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分;家校沟通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纽带。良好...

  • 家校共育(20220611)

    今日收获: 张俊老师分享的《家校共育 幸福亲师:经验与实践》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家校共育的现状、家校共育的优势和家校共...

  • 教育,家校

    早上在电梯里。 几对家长送孩子上学的。仿佛有认识的。 一家长说:“这孩子上了小学,还不如在幼儿园,下午四点多就得接...

  • 新教育家校共育行动方式

    新教育家校共育行动方式 一、思维导图设计 二、书香家庭的优势 教育之路本就繁杂而多维,为了进一步提升孩子的...

  • 众筹育人思想,携手才能共赢。           ——家校合育联

    所谓家校合育,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优势互补共同培育学生,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保持一致性。 ...

  • 家校共育助我成长

    家校共育助我成长 家校教育是我们必须要经营的事,学校教育是有家庭教育衍生出来的。所...

  • 家校合作激活教育磁场

    家校合作激活教育磁场 朱亮 “要对家校合作...

  • 农牧区撤村并校的后期观察及思考

    1、农牧村撤村并校提出背景:集中优势教育资源,享受优质教育服务; 2、撤村并校后的现状:加大家庭负担;隔断亲情联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校教育带来的优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yeiqdtx.html